陰之都,冥府大學。
顧息按了按額頭,這幾天真是把他給累壞了。
他還以為自己回來說一句,天災城市沒有融合成功就可以換一個畢業論文方向重新開始了。沒想到冥府大學這邊不認口頭所說的情況。
不管畢業課題成功與否,都要寫一份論文,就算是失敗,也要寫明失敗原因。
這也正是為什麽,冥府大學裏,關於融合天災城市的資料那麽多的原因。
如果論文寫的獨特,甚至還會有教授、老師對你的論文進行分析,最後圍繞著你給出的論文做出一些判斷而且冥府大學這邊報銷也不是嘴上說說就是的,也是要有證據的。
在沒有辦法將死亡城市與普通城市拿出來的情況下,論文就是最好的證據。
所以顧息原本是打算回冥府大學和宮靈玉老師說一聲,自己第一個論文課題失敗了,準備換一個課題進行處理。
沒想到會被一直拖在這裏寫詳細的論文。
還好顧息當初在研究天災城市的時候,從冥府大學借閱了大量失敗的論文,知道這個論文要怎麽寫。否則就寫這個論文的事情,還要拖上更長的時間。
將自己投放的死亡城市、普通城市來源,如何對接。
對接時的思路,對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各種情況,全部都要寫清楚。
當然如果有最後城市合成後餘留下來殘骸就更好了。
如果沒有,其實也無所謂。
畢競死亡城市並不一定在現實世界,這個大家懂的都懂。
大家要看的也就是融合的思路與過程,尋找失敗的原因。
在這裏,顧息也不好說,天災城市沒有融合成功,是生命大佬不讓。
他隻能寫出自己的判斷。
“在融合前,一直考慮著讓死亡城市與普通城市都傾向於一個屬性。
就算屬性不相同,也最好接近,希望這樣能融合成功。
但事情證明,天災城市融合失敗並非城市屬性問題。
也不是城市融入方式問題。
個人感覺更像是生與死之間的問題。
在融合開始時,個人就感覺到,天災城市的融合,應該是先讓生與死達到一個平衡,再開始生與死之間的循環。
普通城市的生轉入到死亡城市,而死亡城市中的死轉入到普通城市。
但融合已經開始,無法停下重來。
為此最後城市融合失敗..……。
將這論文寫的差不多之後,顧息還叫來了顏如玉,讓她幫著潤色了一下。
最後才搞定了所有的論文。
不過接下來的事,還有得顧息忙的。
接下來的時間裏,顧息要接觸的是冥府大學裏最難應對的審批部門。
畢競顧息在論文的最後,還記錄了這一次畢業課題的消耗。
根據冥府大學的規定,所有的消耗,全部都是可以報銷的。
但是你想要報銷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要麽你要有跡可循,要麽就是有理可說。
有跡可循指的就是你去了哪裏,坐的是星域之間的列車呢,還是直接用傳送,這些都要有票或是有證明的。
比如說你通過傳送門去了黃泉界,這個是可以確認的,畢競傳送門那裏查一下就可以查出來。但是你要說你通過你的死亡城市中轉到了什麽地方,那不好意思,這個不認。
因為你沒辦法讓人去查你通過死亡城市中轉的記錄,除非你在目標城市那裏留下相應的行動軌跡,否則很多東西都是不認的。
更不用說通過遊戲中轉等一些沒有辦法留下痕跡的移動手段了。
所以無跡可循的報銷,審批部門是絕對不會認的。
那有人會問,天災城市融合是需要動用死亡城市。
有一些死亡城市在遊戲裏,又或者直接通過死亡城市走怎麽辦。
那這個時候就要有理可說。
你不能說你的死亡城市是60級超大城市群,一出來就要融合一個星域。
這種情況鬼都不會信。
但是你要說你拿出來的死亡城市是20級左右的大城市,審批部門也許會讓你出示一下證據,他們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再批。
至於你要說你拿出來的死亡城市是1級的小城市,審批部門可能就直接給你批了。
畢競天災城市這個課題,你就必須消耗一座死亡城市。
有沒有消耗,這個從論文上就可以看的出來。
抄論文與自己經曆過的,寫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而且他們也是知道去查的。
並不全是玩家說什麽,他們就相信什麽的,甚至他們還會對玩家的情況提出質疑。
如果論文裏麵的問題太多了,這報銷也不一定能批的下來。
顧息這已經是第三次過來這裏了。
第一次過來的時候,是打聽一下報銷的流程。
第二次過來的時候,是將所有有跡可循報銷全部搞定。
至於有理可說的報銷,因為論文還沒有完全寫好,所以這邊一直都不認,而且顧息當初拿來論文初稿的時候,他們還說這裏麵有許多的問題不可確定,希望顧息能提供更詳細的數據或是信息。
否則他們這邊將不會認。
為了這個事情,顧息還特地讓凱瑟琳把各種的信息查看了一遍,把各種報價給整理了一下。反正現在顧息的論文算是相當的完善了。
不管是拿去給冥府大學那邊交差,還是拿到審批部門這邊報銷都沒有問題了。
今天顧息也是打算來看看,報銷的進度,看一下這麽大的一個論文可以得到一些什麽好東西。推開了審批部門的大門,顧息向裏麵一看,此時辦公室裏麵正坐著三位工作人員呢。
見到顧息進來,這三位工作人員同時站了起來。
“顧同學,你來啦,你上次的報銷已經批下來了,我們這邊就可以結算。”
“顧同學,這次報銷的資料準備好了嗎?
我們現在就可以進行對證,你看我連專家都請過來了。”
“顧同學,我們本次服務的精算師,很高興為你服務.….…”
三位工作人員同時說著話,顧息都不知道要聽誰的才好了。
不過顧息反應也還算快,他揚了揚手中的論文,“我們先把這個事處理了吧。”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