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琅皇帝本來以為自己的四兒子威脅最大,黑光翰是老牌宗師亦不可小覷,但卻哪裏想到居然是孫燕晚承擔了他大半攻勢。
尤其是孫燕晚從開戰以來,武功不斷提升,玄黃經的內力浩瀚雄渾,神通棒法越來越玄妙,甚至好多變化都是臨敵新創,當年神通馬家的棒法絕無如此天馬行動,匪夷所思。
大琅皇帝尤其憋悶的是,大宗師境的武道真意,根本攻不如孫燕晚的心房,前幾次武道真意轟入,還是一道劍意對抗,待孫燕晚凝聚了神通棒法的武道真意,大琅皇帝每次嚐試以精神奇功影響孫燕晚,都會感覺到一個凶頑意誌,挾帶無邊戰意,如狂如潮!
他就好像麵對了一頭想要倒翻天宮,滅盡神佛的凶厲猴子!
大琅皇帝都不知道,自己怎麽會有這般古怪的感覺?
孫燕晚把神通棒法使到了第三遍,他的感受又有不同,神通棒法借敵人勁力,借天地的勁氣,本該越使越重,越是到了後麵,越是如山崩海嘯,無法抵擋,但大琅皇帝每次都能逼得他一口氣接續不上,不得不中斷棒法,又開始重新積蓄大勢!
雖然他可以正麵硬扛大琅皇帝十餘招,但若無大師兄和黑光翰幫忙,爭取到回氣的時間,落敗隻是時間問題。
可以說,正是有張清溪和黑光翰在,才讓孫燕晚能夠毫無保留,毫無顧忌的出手。
孫燕晚暗暗忖道: “隻怕再有一二名宗師級參入戰鬥,也奈何不得這位大琅皇帝。”
“除非是人數更多一些,或者結成陣法,方有可能將之困死。”
大琅皇帝的天武槊抖開,身前三丈之內,根本欺不進去。
張家的天武槊法,的確如這位大琅皇帝所言,當年有穩穩壓住神通馬家的實力。
天武槊法按理說,也別無什麽奧妙,就是一個字——快!
而且不但夠快,還綿綿不絕,似乎永遠沒有需要回氣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停頓,也就是憑著天武大槊彎曲雷轟電閃的速度,大琅皇帝才能穩穩壓住三位宗師境大敵。
孫燕晚一直都沒搞懂,大琅皇帝是怎麽能做到,這般違反人類天然構造的事情?
孫燕晚可以壓了一兩分實力,逐漸讓出主攻的位子,張清溪當仁不讓,立刻湧身而上,他身為嵩陽派真傳,得張遠橋親炙,從小習武,根底比孫燕晚渾厚的多。嵩陽派長短一十九路劍法,張清溪已經盡數習得,此時輪到他出手,長劍招數精妙,把嵩陽派的各路劍法,分拆使用,每一招都讓人生出讚歎之一,有高山仰止之感慨。
孫燕晚雖然領悟了劍意,大嵩陽神劍和混元劍法也都修煉的圓熟,但看到大師兄的劍術,仍舊有一種自愧不如,他也難免有一種想法,是不是自己在劍法上下的苦功還不夠?
大琅皇帝的天武大槊,幾次想要破去張清溪的劍術,都給張清溪一口蕩魔劍,或者牽引,或者卸推,穩穩守住三尺之地,他自己無法攻入大琅皇帝天武大槊的防禦,卻給兩位同伴製造了無數機會。
黑光翰的寶刀紅蓮,幾乎有他這個人的一倍長短,招數亦是大開大闔,剛猛霸烈。
隨著時間推移,這位魔教隱宗宗主的實力亦盡數顯露出來,把魔教的大天魔刀,使的魔氣衝霄。
孫燕晚再次把神通棒法使完,大琅皇帝微微鬆了一口氣,心頭暗道: “孫小賊終於潛力告罄了,這一次再沒有臨敵突破。”
他剛剛想到這裏,就見到孫燕晚反手把如意棒插入地麵,赤手空拳的衝了上來,一招龍象般若,硬撼天武大槊的鋒刃。
孫燕晚此時也覺察到了,神通棒法的精髓,便在於每一招棒法都有一段配套心法,這一段心法,真氣運行極短,故而一招分有發借收轉,最後轉借勁道的時候,同時能夠完成回氣,下一招可以更為更忙霸道。
但大琅皇帝的天武槊法,偏偏就能屢屢打斷神通棒法的節奏,讓孫燕晚七八招內,必然會有一次收轉不足,沒法趁勢回氣,隻要出現一兩次沒發回氣,神通棒法如此的剛猛的武功,必然就會被迫中斷。
孫燕晚不是沒有辦法彌補這個缺陷,是出手始終不及大琅皇帝快,隻要跟不上這位大宗師的節奏,這一路棒法就始終奈何不得對方,所以他幹脆棄了如意棒,該用自己最拿手的打仙錘。
孫燕晚把打仙錘和人仙拳交錯運用,這一次輪到大琅皇帝沒法奈何了。
戰鬥之中,想要窺破敵人的武功虛實,武功至少得高出一兩個大層次,不是高出動手的人武功層次,而是高出創出這門武功的高手層次。
大琅皇帝能夠做出這一點,有針對性的出手,並非是他武功高過馬家創出審通過棒法前輩,是天子張家也收錄有殘缺是神通棒法,而且張家馬家曆代先祖,曾交手無數次,這才能窺破神通棒法真實。
換成旁人,武功被人窺破虛實,也隻能無可奈何,但孫燕晚能夠當機立斷,放棄神通棒法,改換了成了自己最熟悉的打仙錘。
打仙錘虛實變幻,剛柔不定,大琅皇帝一時間,還真找不出來,孫燕晚回氣的節奏了。
雙方惡戰了四五百個回合,把好好的一座翠含宮,摧殘的不成摸樣。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