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猴子開始成神

首頁

第653章 長長見識

    第653章 長長見識

    義興鎮辦河神祭輕車熟路。

    整個埠頭人數眾多,烏泱泱如黑色海潮,鬧而不亂。



    三言兩語搪塞完項方素,梁渠尋到陳兆安,按說好的去往某位鄉老的宅院。



    庭院中央,未融的積雪堆到角落,染上一層灰塵黑邊,潮濕的融水滲透石板,暈染出水印。



    此前花名冊上點到名的義興市年輕子弟匯聚庭院,交頭接耳。



    “站好!”



    李立波喊話。



    陳傑昌、李立波、林鬆寶,三人同樣於此,他們正給場內十幾人摸骨比較,登記等第。



    不算大事。



    此前梁渠和許氏說好,今後鮫綃的部分收益轉入武館內,一部分作為無息借貸,另一部分則是作為獎勵,且讓武館內每三月接收數名義興鎮子弟,免費習武。



    義興鎮如今攤子鋪得大,但肯定老義興市人優先。



    “看不出來,你小子不差嘛,聽說你平時胃口大,飯沒白吃。”



    李立波邊摸邊往名冊上記個“良”,拍拍肩膀鼓勵。



    被評價的人摸摸後腦,憨厚一笑。



    其餘少年聽聞此話,立馬圍湊上來,想要比個高低,得知是良,有喜有悲。



    “幹什麽幹什麽,自己看自己的,別人什麽樣,和你們有什麽關係麽?”



    李立波教訓幾句,轟散少年,等院內恢複秩序,再跑去摸下一個人。



    摸骨要專門學習,一般的野路子武者真不太會,但除開五花八門的武骨需要大量閱讀書籍辨別,尋常摸骨學起來不難。



    三人日常武館“助教”,每月學徒進出大幾十,有男有女,看得多,見得多,早就懂了裏頭門道。



    骨頭堅硬,脊骨正且四肢比例不失衡,各處關節不僵硬,韌性不錯,體內氣血流通沒有明顯凝滯,較為流暢的,基本就能評個中。



    若於此基礎上,四肢有什麽獨特的優勢點,例如長臂、螳螂腿、虎背、熊腰、蜂腰,鶴形等,隻要占上一個,那就能評為良。



    優勢點有兩個到三個集中,就屬於上等,修行合適的功法,四關內進展往往能比中等快上一倍有餘。



    反之,骨頭長歪的,天生氣血不足,隻能評個下等。



    憑此來看。



    不談半武骨和武骨,學武的門檻真不算太高。



    沒有先天不全,不良習慣以至畸形,基本都能試上一試。



    “李哥,陳哥,水哥叫咱們來,有什麽事要辦麽?”



    人群裏稍年長的詢問。



    “好事!”李立波抬頭,麵露唏噓,“你們算攤上好時候嘍,水哥要早發跡個兩年,說不得我學武也不用交錢。”



    當初梁渠找自己,詢問平陽鎮上哪家武館好的場麵,李立波尚且曆曆在目。



    一晃眼。



    整個鎮上的適齡青年都能選出來去習武了,還不收錢!



    真是時過境遷。



    眾人聽出言外之意,好奇得很。



    “李哥你知道什麽事?”



    李立波抬頭。



    “鬆寶,有句話怎麽說來著?一人什麽,雞犬不寧?”



    林鬆寶無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對對對,雞犬升天。梁爺心善,今後每三月,都要從咱們鎮挑幾個好苗子,送到楊大師的武館裏頭去學武。



    你們幾個沾了光,誰要是日後有了大出息,莫忘記梁爺的恩德,更別忘了自己鄉親,自己的根!

    以前咱們義興市裏頭,那也不是沒出過武者的,嘿,怎麽著,一關二關的,一有門道,全搬到了鎮上,毛都沒留下來一根!”



    眾人眸光大亮。



    “不收錢?”



    “不收錢!”



    “水哥!”



    梁渠和陳兆安跨過門檻。



    “全摸清楚了麽?”



    “齊了。”



    李立波接過陳傑昌和林鬆寶手中的名冊。



    三份冊頁匯總。??

??梁渠簡單瀏覽。

    下等數個,中等居多,良等比下等的多兩個,上等總共兩個。



    眾人聽完李立波言語,已然知曉要做什麽,不自覺地挺胸抬頭,希冀能選中自己。



    “水哥坐。”



    林鬆寶搬來座椅。



    梁渠大馬金刀地落座,也不寒暄,直接按照摸骨等第,依次叫人上前,詢問幾個問題。



    例如自身情況如何,去了武館能否刻苦,耐不耐得住性子。



    有《耳識法》,想聽出一個人心誠不誠不算太難。



    基本和陳兆安說的一樣。



    倒是。



    多為農戶、漁夫的兒子,哪會懂得什麽偽裝,從小穿個開襠褲撒尿玩泥巴,誰不清楚誰。



    人前人後差別不大。



    判斷完。



    綜合考慮年齡、摸骨等第,梁渠選出第一批的五位子弟。



    選中的五人,其中四人皆神色興奮。



    唯獨一人麵露忐忑。



    李立波眼尖:“你不樂意?”



    “水哥,我爹身體不好,武館一去三月,家裏的活就沒人幹了……”



    梁渠望向林鬆寶。



    林鬆寶靠上來:“陳阿三他媽生他的時候難產,落下了病根,再生他二弟後沒兩月就死了,他父親積勞成疾,一人養三個小子,身體一直不好。”



    “我道何事。”



    梁渠掃視一圈,少年們不敢直視,低下頭顱。



    奔馬武師開出九竅,氣質就與常人大不相同,更別說梁渠身上有諸多傳奇事跡加成,尋常鄉民根本不敢對視。



    “沒選中的不要氣餒,眼下隻是第一批,後麵還有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



    話罷。



    梁渠墨筆勾畫,接連選出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十人。



    “陳阿三學武,多有不便,你們十人抽空就去幫忙,表現好的,優先輪到第二批,提前三月。”



    此話一出,場內少年無不振奮。



    梁渠本來是要直接給幾兩銀子,然轉念一想,不如換個方式。



    足足十人幫忙,陳阿三心中亦少了顧慮,連連道謝,要不是梁渠攔住,幾乎要磕頭。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們去了武館,自己好好用心。”



    “水哥放心!”



    傍晚。



    陸陸續續有水獸兜個大圈回到平陽,見到埠頭上的血腥味,打個寒顫。



    上饒埠分胙未結束,一艘三桅大船自西向東,徐徐靠岸。



    “阿水!”



    楊許等人船頭揮手。



    “大師兄!二師兄!”



    梁渠來到埠頭,不等船隻靠岸,跨步縱躍,跳上甲板。



    張望環顧。



    “師父,師娘呢?”



    “甭找,沒回來。”徐子帥扛上大包小包,從艙內走出,“師父師娘信上知曉你要去帝都,大師兄、二師兄全有公務在身,不好多留,就讓我們先回來,他們留到許家過年節,回來得二月。”



    “你們呢?”梁渠上前搭把手,“不留到黃州過年?”



    “我們?”



    徐子帥咧嘴。



    “嘿,師父師娘說了,讓我們跟你去帝都長長見識!”



    (本章完)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