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

首頁

第78章 水晶簾

    

       第78章 水晶簾

      裴璟考慮之後,出於好奇心,還是過來瞧瞧。

      第一天,圖紙上所繪長橋的模型材料尚未集齊,不過溫故請他幫忙做了別的設計。

      溫故在辦公的院子專門清出來一間房。前段時間改造過,現在可以投入使用。

      裴璟原本隻是出於好奇和利益方麵的考慮,過來探一探。玩著玩著,倒也玩出幾分興趣。

      數日後。

      祥匯坊,沈家族親所住的坊。

      溫故帶人,把一個長箱子搬運進坊。

      坊長是沈家旁支的人擔任,但對方心裏有數,不認為自己跟溫故是一個級別。

      坊長跟坊長是不同的。

      一坊之內,有的坊長是受氣包,有的坊長是實權一把手!

      見這邊有貴重物品,沈家坊長特意多派了兩個人幫忙抬箱子。

      沈家。

      還是那個大書房。

      和上次相比,這次過來的人沒那麽多,但到場的都是在自家有話語權,或者財務相對自由的人。還多了幾位族中長輩。

      他們是聽說慶雲坊新製了件珍奇之物,溫故想把此物出了,填補工房損耗。

      若真是珍奇之物,他們確實有興趣。

      但若隻是誇大……

      他們原本想著,就算看不上眼,也給這位很有本事的表少爺捧捧場,

      溫故到場,眾人一番禮儀寒暄。

      在沈流不耐煩催促的時候,眾位族親才消停。

      溫故也不再廢話,讓人打開箱子,小心取出裏麵的物件。

      為了展示,溫故特意找虎威鏢局借了兩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鏢師過來。

      來之前,在景星坊已經讓兩位鏢師排練過。

      此刻,兩位鏢師還是渾身緊繃,生怕一不小心碰壞其中某個環節,賣掉他們都賠不起!

      大書房裏,喝茶的喝茶,低聲閑聊的閑聊。

      直至,箱子打開的那一刻。

      室內皆靜。

      隨著兩位高壯的鏢師將物件緩緩抬起,室內出現此起彼伏的吸氣聲。

      隻見,一顆顆帶著碧色的透亮珠子串成串,編成簾。

      珠子顏色深淺不一,但串在一起的時候,色澤濃淡相宜,整體看上去,每個細節都恰到好處。

      抬起的時候簾身晃動,就像水麵上蕩起了碧色波紋,又像細碎的水花躍起變成了門簾,如夢如幻!

      溫故觀察著室內眾人的神色變化。

      若是純無色,喜歡的人反倒少了,這時代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彩色寶石。

      金銀,彩寶。

      這種除色失敗的,帶顏色的珠串門簾,正正好!

      “此物就是耗費眾多頂尖匠人心血,才燒製而成的,水晶簾!”

      沈清走近,抬手輕觸,咽了咽口水:“果真是水晶簾!”

      沈流也看得激動,本想吟詩讚奇物,奈何自身沒文化,隻得一句:“好特麽閃眼!”

      溫故笑道:“還有更閃的。”

      比手勢給兩位鏢師示意,讓他們抬簾子換個方位。

      他看了今天的天氣,掐時間過來。

      兩位熊健的鏢師繃著臉,謹慎又謹慎地,在圍過來的一群沈家族之中,挪著小碎步,靠近有陽光的門窗處。

      隨著移動,珠簾輕晃。

      整體看上去有一種自然的,波浪起伏的漸變,如碧波蕩漾,反射出星星點點的亮光。

      屋內又是一陣更粗重的吸氣聲。

      有人目光沉迷:“這可是真正的水晶簾,不是文人詩詞中的比方!”

      詩詞之中,文人們總會把澄澈水麵、湖麵、水幕比作玻璃鏡、水晶簾。

      然而,此時此刻,文人詩詞中的虛擬比喻,具象化,實體化了!

      閃!

      好特麽閃!!

      屋內眾人圍上去,細細觀看。

      溫故待在一旁,留時間給這幫土豪們品鑒。

      這些珠子都是試驗過程中做出來的,不隻是脫色試驗,還有其他幾項試驗,所有不達標的全部拿出來。

      達不到溫故的要求,但可以做成其他物品。

      為此,特意請裴璟設計繪製了水晶簾的色彩原圖。給設計費的那種,即便裴璟不在意。

      玩了這麽多年水晶,裴璟更懂得如何展現晶石的美。不會雕刻,但懂觀賞品鑒。

      不同顏色的晶石,哪怕隻是細微差別,也會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

      裴璟剛看到這些珠子的時候,有種三觀重塑的混亂。

      後來在溫故的勸說之下,裴璟強迫自己無視這些人造的晶石,把它們換成天然水玉,畫設計圖便是靈感爆發,一揮而就!

      把那種細微的色澤變化,在紙上進行藝術性的排序串聯!

      有了圖,溫故又請了幾位的對顏色敏感的匠人,照著圖紙加工。

      最終得到的成品,還算滿意。

      看到這些土豪們的反應,就更滿意了。

      溫故先說明:“此物並非天然的那種水玉晶石,是燒製的玻璃。”

      “知道知道!”有人心不在焉應聲。

      

      有關係嗎?

      水玉晶石,某些淨透的寶石,全都曾被玻璃指代。玻璃也是貴詞!

      至於燒製?

      他們不在乎是不是燒製。

      同樣燒瓷器、燒琉璃,但燒出來的東西,身價千差萬別,有的能成為皇室貢品,有的隻能充斥市井!

      同理,玻璃物件也一樣。

      值不值得,他們自己會判斷!

      溫故又繼續介紹了這幅門簾的細致工藝,包括裏麵串珠的線:

      “頂級混合線,纖維與金屬的結合,比純金屬線更柔韌,比純纖維線強度高。頂級工匠的頂級技術,這類工藝放以前,都是專為皇室和高官服務的!”

      感謝沈姨母的支持!不然溫故短時間內搞不到這種級別的混合線!

      各種“頂級”介紹,越說,在場的人越心動。

      “裏麵的玻璃珠得來也不簡單,報廢率高。”溫故說。

      試驗過程中確實廢掉了不少。

      “製得之後,想拿出來換些錢糧,以支撐工房的消耗。若是眾位族親還認識喜愛此物的朋友……”

      話沒說完,就有人打斷道:

      “咱自家就可以了,何必便宜外人!”

      “就是,這等好物,可別讓出去了!”

      年底了,富戶貴族可沒有平民百姓過冬的煩惱,更多想的是年節的人情往來。

      大家族許多成員並不在歆州城,而是分散於趙閥勢力範圍的其他城鎮,身兼官職處理事務。

      一年中可能也就在過年的時候會回來。

      交際應酬是肯定會有的。

      戰事上的功績是戰事上的,家財同樣關乎顏麵。看得見的擺飾,就是最直觀的實力展現!

      今年冬天又陸續來了不少南邊的大族,他們自家/娘家/嶽家,想著要撐一撐場麵,或許還能促成合作。

      也不一定是自己買,也可能是看中了替別人買,或者用於送禮。

      他們不是真的人傻錢多。

      錢是多,但未必傻。

      有人迫不及待問價。

      如今大額交易,用的都是錢糧。錢是歆州錢引,可以跟趙家換取糧食物資。

      “在場的都是親戚,我也不報虛的。”

      溫故給了個親情價。

      又是此起彼伏的吸氣聲。

      不是覺得太高,而是比他們預想的要低很多!

      有人以為沒聽清,或者溫故口誤,又問了一遍。

      溫故再次確認。

      如果世道太平,如果從商,或許可以搞些別的花樣。

      但如今溫故不走這個路子,而且,沈夫人還看著呢,不好宰太狠。

      這副水晶簾他已經增加了足夠多的研發、人工、技術、材料,以及藝術溢價。

      尋常小富之家絕對買不起,也隻有大戶豪族才覺得便宜。

      但是,這裏有部分人,手裏的存款投入了萬福園。

      即便心動,一時間也拿不出來。

      比如沈清和沈流。

      幾步遠處的門簾,稍稍晃動,珠串閃耀。

      閃得他們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你應該早拿出來的!早拿出來我早買了!”沈清心有不甘,“或者遲些也行,等萬福園第一期賺錢了,我肯定買!”

      溫故安慰:“無需如此,以後也會製作這樣的晶簾。隻是現在,短時間內,隻有這麽一副。”

      沈清:謝謝,並沒有被安慰到!

      衝的就是現在的獨一無二啊!

      相比起沈清沈流等人的不甘心,屋裏還有不少人,被溫故的親情價感動得躍躍欲試。

      看這些人的表情,溫故就知道,這幫人手中的錢糧還是挺多的。

      萬福園隻能算是一群金主的拚團產物,大多數金主都不算傷筋動骨。

      有人想要買下,但又有顧慮,問道:

      “這水晶簾……你沒送去你姨母那邊?”

      “姨母說她手裏的東西夠多了,這次就讓小輩們先挑。不必顧忌。”溫故說。

      屋內眾人頓時放了心。

      一番爭搶過後,某位沈家長輩敲定結果。

      沈流酸溜溜地道:“七叔,您要這水晶簾做什麽啊?我記得您更喜紫、紅,不喜碧、藍。姑母說讓小輩挑,您也不是小輩啊!”

      沈七叔樂嗬嗬地道:“是給你小溪妹妹挑的。”

      他說的是自己女兒,已與南邊來的某大戶嫡子訂婚,年前成婚。

      沈七叔也不跟他們多聊,過去與溫故商談交易的具體事宜。還不忘叫人把水晶簾裝好,別讓人亂摸,髒了、磕碰壞了咋整?

      傍晚時分,溫故才回到慶雲坊。

      有匠人找過來,手裏小心提著個箱子,裏麵裝了易碎物。

      “這是按照坊長你的要求,製作出來的蓋盒。”

      匠人們其實不太理解溫故的審美。他們以前也給貴人們做過水晶硯台和水晶蓋盒。

      但溫故的要求與眾不同,就要圓形簡單的,蓋子上也不要任何花紋,盡量無色,還要薄,要淨透。

      等匠人離開,溫故檢查箱子內的“蓋盒”。

      新製作的這批培養皿差強人意,囤倉庫備用。

      (本章完)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