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意正在一個一個畫圖,等畫到折扇時,她指著圖紙道,“像這樣的。”
這個時代還沒有折扇,古書記錄過這樣一句話:“宋元之前,中國未有折扇之製。”折扇是從明代以後才成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最愛。
季文川想象不出折扇是什麽樣子。
沈如意笑道,“竹子製扇算是普通的,最好用檀木。”
檀木扇不僅質地堅硬,而且紋理細膩,每一片扇骨都透露出歲月的沉澱和自然的饋贈。輕輕一搖,淡淡的檀香便彌漫開來,讓人仿佛置身於幽靜的古林之中,心曠神怡。
當然了,先推竹折扇,等這個普及了,再來推檀木的,那個就算有人想仿製,也得看看原材料。檀木資源稀缺,製作工藝複雜,不是輕易能夠仿製的。
“經你這麽一說,好像每個文人都該配一把似的。”
“那是當然。”
“那什麽時候做好?”
季文川迫不急待想拿到手裏試試感覺了,是不是像她說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沈如意一套木工工具在端王府沒帶來,幸好李家村也有木匠,隻是他們的工具簡陋,隻能將就著用。出租院裏出現了一奇景,幾個大男人圍在沈如意身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她靈巧的雙手,隻見她熟練地操作著簡陋的工具,從劈竹條開始,一直到細致地打磨竹片,裁剪出一片片光滑的扇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竹香和木屑的味道。
沈如意笑道,“南山先生,別光看我做,交給你的扇麵趕緊畫起來啊,不要等我扇骨做好了,你的扇麵還沒好。”
扇麵選用的是雪白的綾綢,一時之間,季文川競不知道畫什麽好。
沈如意提醒道:“山水,花鳥、人物,或是題詩都可以。”
季文川看向小娘子。
沈如意揚眉,“濃墨重彩或是寥寥幾筆,全隨先生之意,多有意境。”
季文川:……
行吧,被小娘子忽悠的不想畫也得畫了,他無奈地笑了笑,拿起畫筆,開始在雪白的綾綢上勾勒輪廓。一邊是鋸子和小銼輪番上陣,發出沙沙響聲,另一邊是南山大儒季文川卷起袖子潑墨揮毫,小小院子裏,空氣中彌漫著竹屑的清香和墨汁的芬芳,安旬等人一會兒看看大儒畫畫,一會兒瞧瞧女匠工,一雙眼都忙不過來,既熱鬧又安靜,整個場景充滿了文藝氛圍感。
官道上,五月陽光下,有輛低調奢華的馬車直奔李家村而來,道路邊上,樹木參天,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馬車上,形成斑駁的光影,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
車廂內有人伸手挑起窗簾一角,朝外眺望。
隨從拉韁繩靠近,“主子,就要到了。”
“嗯。”車廂內貴公子落手,窗簾跌落,隔絕了外麵的世界。
一個時辰後,沈如意的扇骨與季文川的扇麵差不多同時好了。
“現在就把他們粘合到上麵。”
這可是技術活,前世,沈如意作為文化博主,做過折扇,知道如何貼合好扇麵。
她曾在古色古香的工作室裏,仔細挑選每一片竹子,感受它們的紋理和韌性。在陽光透過紙窗灑下的溫暖光芒中,她用細膩的手法將竹片裁剪成形,再小心翼翼地拚接成扇骨。接著,她選取上等的絲綢,將其細致地裁剪、熨燙,確保每一寸都完美無瑕。最後,她用特製的膠水將扇麵與扇骨緊密貼合,整個過程充滿了專注與耐心。
這一世沒有特製膠水,隻能用麵糊仔細的刮上去,一下又一下,耐心而又仔細。
一直幹到傍晚,一把漂亮的折扇才做好了。
她坐在長凳上,手中握著剛剛完成的折扇,感受它輕盈的質感和獨特的韻味,輕輕的開合,直到折痕變得絲滑後,她才站起身。
幾人一直盯著她手中的扇子,半圓弧度,配以南山先生墨寶,看著就矜貴不凡,很是吸引人。“這就好了?”
沈如意點點頭。
安旬點頭:“確實比蒲扇精致。”
張五鬆附合,“豈止精致,還很高雅。”
沈如意朝眾人高深莫測的笑笑,“各位瞧好。”
學影視劇中的才子大俠,扭動手指,身體配合手臂劃出一個瀟灑漂逸的動作,定格在眾人的視線裏,真如詩文裏說的那樣“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那樣賞心悅目,令人如沐春風。
眾人:……
小娘子雖然女扮男裝,可分明隻穿一身短褐葛衫,連耳墜都沒有,夕陽西,滿天霞光恰好落在她麵龐上,浮起一層極不真實的朦朧光暈,一雙明眸靈動出塵,如夢似幻。
從馬車下來,沒人接待自己進來小院的端王宋衍:……
在瞧見的一刹那,他那一潭濃墨似平靜的眼底,忽然就掠過了無數光華。
沈如意麵朝門口,看到宋衍來了,連忙合起扇子越過人群過來行禮,“如意見過王爺。”
眾人這才驚覺端王宋衍居然來了,紛紛過來行禮。
宋衍目光掃過眾人,像是尋什麽人。
季文川眉一動,難道在尋姓孟的?
沒看到眼生之人,宋衍淡泊的臉色不知不覺變得溫和,再次看向沈如意,看向她手中的折扇。沈如意感覺到了,雙手奉上她做的第一把折扇。
宋衍接過,要扳開,她連忙上手製止,“王爺,不是這樣打開……”
老天爺,這可是她做的第一把折扇,因為沒有鐵製鉚釘,用的是竹子的,沒那麽牢,伸手就按住他手,一不小心觸到他溫熱的手麵。
二人俱是一愣,四目相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氣息,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停滯了。
沈如意:……
她先反應過來,立刻縮回手,往後退了一步,臉頰微微泛紅。
宋衍像是無知無覺,跟著上前一步,目光平靜而深邃:“怎麽打開?”
沈如意裝著不經意的樣子,捏著指尖接過折扇,輕輕一揮,扇子發出輕微的“啪”聲打開了,瀟灑而富有詩意。
她緩緩抬眸,一副王爺,你看懂了吧!
宋衍長身玉立,矜貴如玉,扇著扇子,帶著天生的優雅與從容,讓人不知不覺地折服在他的盛世凜然之中。
沈如意:……
不虧是天璜貴胄,還真是貴氣天成。
一時之間,出租院子裏隻有微風吹過拂動枝葉的聲音,讓人緊張。
季文川微微一笑,“王爺怎麽來了?”
宋衍瞥了他眼,停下手中扇子,看向扇麵,“這是先生之作?”
“粗粗小作,讓王爺見笑了。”
多少世人想得到季文川墨寶,沒想到他以這種方式拿到了,宋衍微微一笑,“這段時間辛苦各位了。”端王終於擺出此行目的,原來是來看養豬場的。
“為王爺效勞,是我等之幸。”
冠冕堂皇之話,宋衍都懶得揭穿,抬眼,“那就是養豬場?”
“是,王爺。”季文川示意沈如意帶路。
沈如意一副事情我做,出頭你來的樣子,還悄悄退了一步。
季文川:……
宋衍像是沒看到二人互動,抬腳朝豬圈走去。
季文川趕緊跟上,領著宋衍參觀了養豬場,一邊看一邊介紹了怎麽養,養多少,讓什麽人來養,連豬排出的糞便都做了規劃。
“這將是很好的施田肥料,會酌情按價賣出去。”
他指著層次分明的糞坑說道,“這就是化糞池,經過沉澱,上麵的水清澈,不汙染村民們的生活用水,下麵沉澱的肥料可以有效利用。”
確實很不錯。
宋衍點頭讚許。
“多謝王爺。”
一圈走下來,天色暗下來。
沈如意納悶,宋衍這麽晚過來視察,晚上住哪裏?有在鎮上訂了客棧嗎?住哪裏不知道,不過晚飯肯定要準備的。
沈如意悄悄往後退,直到幾人不留意,她去了廚房,問飛雙,“晚飯有準備嗎?”
飛雙不好意思道,“常侍衛有跟我講,說王爺晚上留飯留宿,所以飯菜都準備好了。”
沈如意:……
姓宋的什麽意思?麵上,她笑笑,“那就好。”
心裏暗哼一聲,什麽人!出廚房,忍不住翻白眼。
隻是翻到一半,宋衍看過來,“如意姑娘餓了?”
呃……
翻到半道的眼皮生生收回,擠出假笑,“是啊,忙了半天,有點渴了,想喝點水。”
她的小動作都被季文川等人看到了,見她補救的樣子,個個死死的憋著笑。
沈如意:……
最近這段時間,飛雙跟沈如意學了好幾個炒菜,在村子裏,食材肯定沒有在王府豐富,但是粗茶淡飯還是有的。
一桌擺了四五個菜,有炒的,有燉的,還有炸的,挺豐富,宋衍食欲不錯,吃了兩小碗飯。晚飯後,宋衍召幾人談話。
沈如意發現辦公房被長平改成了宋衍的臨時臥室,什麽都從馬車上搬下來送進辦公房。
真是有備而來啊!
養豬場看過了,大B0SS覺得不錯,也沒什麽好說的,場麵說了幾句,就讓大家去休息。宋衍說道,“沈如意留下………”
有話現在就問啊,有什麽要單獨說的,沈如意納悶,大晚上的,也不忌諱孤男寡女,真是的。眾人都退了。
沈如意站的遠遠的。
宋衍眉微揚,“過來些。”
沈如意:……
房間就這麽大,就算一個人在東南角,一個人在西北角,小聲說話都聽得到,有必要嗎?
但……宋衍就這麽淡淡的望過來,與生俱來的權威通過一種溫和的手段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讓人反抗不了。
沈如意朝前挪了兩小步,“王爺”有話快說。
宋衍看向她。
真真切切感受著那個可能被載入史書的文弱書生“陳文川’。
她就是陳文川麽?油燈下,他似乎還是感覺不真實。
三個月圍攻中,他曾數次聽過北晉皇子魏淳身邊第一謀士的大名一一陳文川,也曾因為一次偷襲,中了她設計的埋伏圈傷了腿,曾隻聞其名,不見其人。
現在人就真切切的站在他麵前,“你……”宋衍很想當麵確認,可話到嘴邊又停住了。
“王爺,有什麽事?”
看宋衍這樣子,常順呆在她身邊又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估計早把自己是陳文川之事告訴他了,他要是想確認,沈如意也不否認,可他要是不說,她也裝傻充愣當著不知。
畢競曾是她手下敗將,說穿了,她到沒什麽,就怕他沒麵子。
“聽說養豬場的銀子不夠用?”
宋衍岔開話,她突然就鬆口氣,笑道,“是,王爺,所以我準備賺點外快補貼補貼,常侍衛有對你講了吧。”
宋衍:……
看吧,他就知道小娘子什麽都知道。
突然之間,宋衍不知道怎麽說了。
昏黃油燈裏,燈火搖曳,投射出斑駁的光影,宋衍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一切,沉默片刻,終於開口:“你打算如何賺取外快?”沈如意看向放在他手邊的那把折扇,“王爺覺得它如何?”
宋衍再次拿起折扇,“不錯。”
“我需要王爺跟鄭小王爺幫忙。”
她已經想好怎麽營銷了,廣告模特都找好了,一個是玉樹臨風的翩翩皇子,另一個則是肆意張揚的紈絝小王爺,兩人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當然,不同層次的文人墨客公子紈絝,他們手中握的扇子材質也是不同的,紙麵竹骨的扇子賣給普通文人,綾綢竹骨的賣給富賈,緙絲檀骨的就賣給像宋衍這類門閥貴胄。
除了扇子,有個大件竹製品,沈如意也準備大推,那就是竹夫人。
古人有兩大神器,一曰“竹夫人”,一曰“湯婆子”。兩者也是各有用途,前者夏天用,後者冬天用。湯婆子是一個扁扁的圓形金屬壺,帶蓋,可以裝熱水。然後裹上一個厚厚的布套,既可以防燙,還可以減緩熱量散失的速度,冬天用來取暖用。個頭小的可以抱著當手爐,大的則可以用來暖被窩,在冬天也不會覺得冷。
既然“湯婆子”是用來取暖的,那“竹夫人”自然就是降溫解暑用品了。
“竹夫人”最初並不叫竹夫人,而是叫做“竹夾膝”,後來才有了竹夫人之稱。
竹夫人一般情況下是使用打磨的非常光滑的翠竹竹條編織而成。普通的竹夫人是一個大約長1米左右的鏤空長圓筒。夏天,人們睡覺時,可以懷抱一個竹夫人,利用類似“穿堂風”的原理,給身體通風降溫,減少暑熱感。
但是這個時代好像沒有竹夫人,據記載,這東西好像在唐朝時期才出現,隻不過當時叫做“竹夾膝”。到了宋朝,竹夾膝有了竹夫人的名字。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