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首頁

第22章 朱高煦登基,老四是背後推手?

    朱棣猛的睜開雙眼。

    這次天幕降臨的時候,他將注意力都放在了老二身上。

    回憶的也都是過去之事。

    卻忽略了老四。

    朱棣發現很重要的地方是老四不見了。

    之前天幕降臨的時候嗎,往往都是在以老四為主在講述大明的故事。

    可現在,這位千古一帝並未出現。

    沒錯,沒錯。

    朱棣察覺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這個叫王天霸的人,在這次的天幕裏似乎提到過一次千古一帝。

    這讓朱棣瞬間警惕下來。

    也就是說,老四這次沒當皇帝。

    反而是助老二登基!

    想到這,朱棣臉色大喜。

    在他眼中,老四本來就沒有當皇帝的想法吧。

    之前都是被大孫子逼的。

    迫不得已。

    想必是老二登基以後,一切都變得好起來了。

    大明沒有內戰,老二也沒有去為難老四,大明欣欣向榮。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老四自然就不當皇帝了。

    更讓朱棣興奮的是老四在背後幫了老二。

    雖然朱棣不知道是為何,可若是老二有了老四的幫助,他不會治國的缺點也將不複存在了。

    【漢王朱高煦登基以後,也是將自己一生經曆出了一本書籍,要求天下讀書人共勉,甚至作為科舉的內容。】

    聽到這,朱棣摸了摸胡須,有些尷尬的看向楊士奇。

    不得不說,這確實很符合老二這張揚的個性。

    混蛋玩意,當了皇帝還不知改變。

    如此張揚,好大喜功的個性,其實讓朱棣的內心多少有些擔憂。

    不過想到有老四的相助,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大事。

    【“在朱高煦自傳之中記載,幫助老爺子朱棣成功登上皇位的第二年,他就立了老大朱高熾當太子,而他封漢王,藩國雲南。”

    “那一刻,朱高煦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父親朱棣之前說的承諾,其實都是騙他的。”】

    朱棣心中有些愧疚。

    他當時確實是騙老二的。

    甚至往往在軍隊缺少經費的時候,或者需要打仗的時候,朱棣都會以這為借口去忽悠老二。

    他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到底是要將皇位傳給老二。

    【“根據自傳記載,在太子朱高熾入住東宮以後,其實朱高煦是想過要造反,他要當帶兵殺入宮中,逼老爹退位,要效仿當年的唐太宗玄武門之變,讓老爹朱棣看看,誰才是最適合當皇帝的。”

    但後來這件事被當時的徐皇後知道了,也正是因此避免大明玄武門之變。”】

    [是兄弟就來砍我!]

    【“雖然在徐皇後的勸誡之下,朱高煦放棄了造反,可他對太子之位卻仍然不死心,最終選擇留在京師不去就藩。”】

    朱棣麵色平淡,沒有絲毫的變化。

    顯然,他早就知道了老二曾經想過造反的事情。

    實際上,作為結發妻子,徐妙雲並未將此事隱瞞。

    隻不過她不知道的是,朱棣其實也早就知道了。

    當時他氣得想殺了老二。

    但後來有人在他麵前給老二求情,朱棣也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

    甚至不僅沒有削弱老二兵權,但因此給他加大的權力。

    【“其實在永樂前五年,朱棣對朱高煦是非常恩寵的,直到某一天,老大朱高熾發現了這件事,作為監國,老二手中權力過大,讓他非常的難受,故而主動去跟朱棣辭去監國之位。”

    “也正是這一次,導致了朱高熾跟朱高煦兩兄弟徹底反目,朱棣真的因為太子朱高熾的話,開始提防朱高煦。”

    “漢王手中的兵權開始慢慢被朱棣召回,而且直屬的軍隊也被調離京師之外。”

    “朱棣其實並沒有想太多,他根本就不怕漢王能造反成功,給多少兵權都沒事,但太子朱高熾不一樣,老二手中權力太大會危險到好聖孫。”

    “但因此老二記恨上了老大,覺得不再是自己的哥哥,而是假仁假義的太子爺!”】

    楊士奇此刻如坐針氈。

    在剛才天幕將他心中真實想法暴露出來以後,他就冷靜不下來了。

    可現在,他忽然發現朱棣似乎也被天幕的發言弄得渾身難受。

    朱棣目瞪口呆,之前就一直在想老大跟老二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原因是什麽。

    可朱棣沒想到,竟然是自己造成的。

    明明前人的教訓,可他終究還是犯了錯。

    如果剛登基的時候就收回老二手中的權力,或許一切就不一樣了。

    朱棣越發覺得,將皇位傳給老二是正確的決定。

    “這樣就能避免手中相殘了。”

    【“原本朱高煦是跟皇位無緣的,可轉折就發生在永樂十四年,不知為何朱棣突然開始重視身為漢王的朱高煦,甚至直接將監國的位置給了他。”

    “不僅如此,就連一直被尊為好聖孫可望三代的朱瞻基也慢慢的被壓製,雖然至今我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可當時的朝堂似乎都明白,太子一脈的勢力已經被朱棣放棄了。”

    “漢王朱高煦現在反而成了順位繼承人。”

    “但身為太子的朱高熾似乎並不在意,也沒有要跟朱高煦爭奪的意思,慢慢的在家調養身體,反而慢慢減重下來,身體狀況越來越好。”】

    聽到朱高熾身體變好。

    最高興的就是楊士奇了。

    他很清楚,朱棣現在要擁立漢王的原因就是太子爺身體不好。

    若非如此,朱高煦根本就沒機會。

    朱棣此時神情有些別扭。

    老大不監國身體就好了?

    再想到大孫子本來身體好好的,可登基以後身體莫名就變差了,沒幾年就死了。

    朱棣忽大驚起身,難不成真是這皇位被詛咒了?

    【“在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北征回京的路上,病逝前將楊士奇單獨召到營帳內,下令將皇位傳給朱高煦,並且要讓楊士奇保住太子一家的性命,在南京平安的過日子。”

    “最終朱高煦如願登基成了大明第四個皇帝。”

    “令人好奇的楊士奇當時已經猜到朱棣要身死的消息,從始至終他都覺得漢王不是治世之君,並且已經讓各地軍隊調防,手握二萬備倭兵,完全有機會推翻漢王,讓朱瞻基登基。”

    “可最終三楊都沒有選擇動手,而是讓朱高煦登基了!”】

    朱棣並未大怒,似乎早就已經預料到楊士奇的選擇。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老二順利登基了。

    他現在就想知道,這背後是不是老四在幫忙。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