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著天幕將細節之事告知,此刻他的內心當中是無比的憤怒。
朱棣看的很明白,無論是朱祁鈺還是大明來說,朱祁鎮最好的結局就是死在瓦剌。
【“朱祁鈺當然做夢都想弄死明英宗了,甚至嚐試了五次,其中還發生了有名的“金刀案”,但五次全部以失敗告終!”
“朱祁鈺瞬間就想明白了,雖然明英宗被軟禁,手中沒有權力,可明英宗的母親孫後,卻依舊掌控著整個大明,想在那個妖後眼皮底下殺朱祁鎮不太現實。”
“因此朱祁鈺改變了思路,他不僅自己要當皇帝,而且要斷絕朱祁鎮血脈再當皇帝的可能,朱祁鈺想要立親生兒子成為大明的太子!”
“這裏要跟大家說了,當時的朱祁鈺雖然是皇帝,但太子卻是孫太後所立的朱見深!”】
朱棣聽到這裏,對朱祁鈺更加的欽佩。
這個出身不佳,非嫡非長的重孫確實聰明。
顯然朱祁鈺也看出來,自己的皇位已經比較穩固了,而且對大臣也都不錯。
如果說還有人想讓明英宗複位,那隻可能是一個原因,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是太子。
【“雖然想要換太子,但朱祁鈺卻沒有任何理由,因為朱見深和朱祁鈺一樣,都是孫太後所立,他這個孫太後所立的皇帝,還真不太好直接廢掉孫太後所立的太子。”
“為了搞定朝臣,朱祁鈺隱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惜給朝臣送禮,以此來買通朝臣。”“皇帝想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也是人之常情。反正誰當太子不都是他們老朱家的人嗎?最終朝臣們默許了此事!”
“可就在朱祁鈺將朱見深的太子廢掉,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當太子,意外卻發生了,朱見濟第二年便夭折了!”
“曆史記載朱見濟死於風寒,實際上就是孫太後的手段!”
“這孫太後可不是一般人,攪動大明風雲,可稱得上妖後!”】
“妖後,真是妖後!”
“這妖後到底是誰啊,居然還敢謀害太子。”
“妖後是誰,我們還無從查證,但顯然這是皇太孫的寵愛造成的!”
聽著孫妖後的所作所為,在場的大臣們感覺憤怒。
這讓朱瞻基臉色難看。
不容許心愛之人被辱罵。
但他現在確實不敢多言,因為朱棣的臉色也很難看。
朱棣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種局麵。
朱祁鈺本來不想當皇帝,可偏偏品嚐到了皇帝的君臨天下,誰又願意走下皇位?
可偏偏這個叫孫太後的人為了私心,不顧一切都要將朱祁鎮接回來。
不僅如此,這孫太後似乎已經把持了朝政。
姓孫!
朱祁鈺的母親不受寵,他猜不到是誰。
可這個孫太後,朱棣一下子就知道是誰了。
老大家就養著一個孫姓的女人。
而且跟大孫子青梅竹馬。
朱棣很快就確定了目標。
禍國殃民啊。
不僅把持朝政,而且生出了這麽無能的兒子當皇帝。
朱棣怎麽也想不到,如此強盛的大明,居然會敗在個女人手中。
這女人他本來就不想留,現在更是讓他下定了決心。
【“大明確實是華夏五千年來最離譜的朝代,不僅有很多怪事無論解釋,連很多皇帝死的都是莫名其妙。”
“朱見濟死後,朱祁鈺就再也沒有子嗣,到了景泰八年更是突患疾病,禦醫都束手無策!”“皇上病重,而且沒有子嗣,這讓原本剛恢複元氣的大明再次被烏雲籠罩,朝內複立朱見深為太子的呼聲開始越來越多!”
“為了大明,於謙也同意了再次立朱見深為太子,可沒等朱見深當太子,朱祁鎮反而當了皇帝!”】“果然如此,哎!”朱棣無奈的歎息。
他其實已經猜到了。
朱祁鎮複辟是遲早的。
可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他卻有些難過。
老四要是沒有將朱祁鎮帶回來該多好,這妖後再有心計,沒了兒子,也難以掀起波瀾。
【“景泰八年,武清侯石亨、左副都禦史徐有貞、都督張朝、太監曹吉祥開始密謀重新擁立南宮鎖著的明英宗。”
“正月十七醜時三刻,石亨帶領著千餘名京營精銳集結在長安門,緊接著控製了東華門,然後闖入南宮,對朱祁鎮伏地高呼:請陛下複登大寶!”
“千古流芳的奪門之變發生了,隨著徐有貞的高聲大喊,宣布朱祁鎮隱忍八年,最終重新即位大明皇帝,改年號天順,寓意順天而行!”
“而已經身患重病的朱祁鈺根本就沒有反抗的能力,隻能看著朱祁鎮重新登基,半個月之內朱祁鈺就被秘密賜死,景泰八年結束!”
“風卷著雪片撲滅殿外燈籠,就像景泰朝最後一點餘燼。”
“朱瞻基初見朱祁鈺曾言:此子儒弱無剛,不堪大用。
“他死後,曆史上隻留下八個字:景泰八年,國泰民安。”】
厚重的八個字就代表了朱祁鈺的一生。
雖然隻在位了八年,但這八個字也同樣認可了他的功績。
在大明將傾之際,力挽狂瀾。
群臣憤慨,這樣的好皇帝,結果就落得這樣的結局。
太令人惋惜。
實際上他們都能看出來,朱祁鈺天生存在的一個軟肋。
這個軟肋便是皇位的正統性,或者說叫皇位的合法性。
尤其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祖訓,立嫡立長,不立賢。
這時,不少人將目光看向朱高爍。
論出身,祁王跟朱祁鈺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祁王有能力最終登上皇位。
三楊麵麵相覷。
他們都明白,大明想要走出困境就應該立賢不立嫡。
直接讓祁王朱高爍登基。
可滿朝文武大臣,卻無人敢提。
沉默許久,朱棣才收回怒意,“老四,你覺得為何僅憑千餘人的朱祁鎮就可以重新繼位皇帝?”“於謙在何處,他為何不阻止,難道他不知道朱祁鎮根本無能當皇帝嗎?”
在朱棣的內心之中,於謙應該是要為大明社稷著想。
怎麽會讓朱祁鎮複辟。
朱高爍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這場奪門之變的產生,在他看來產生的原因很多。
孫太後的支持,還有那些忠誠於舊朝的權臣依舊在把持朝政。
思索片刻後,朱高爍緩緩開口道:“爹,於謙手握重兵,既然沒有阻止,那就代表他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