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當家

首頁

第111章 求情

    治倭之策?!

    好一個治倭之策。

    送走賈政,王子騰心中翻騰的厲害。

    他怎麽也沒想到沈氏會想到這麽無恥的治倭之策,不過如果實行……,著實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嘶~

    王子騰不由想王家去搶一個爵位的可能性。

    王家曾掌海事,至今金陵老家都還在流傳著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話。

    雖說海禁之後王家已經迅速沒落,可是金陵那裏還有好些老家人,有海上航行的經驗。

    不行,得把那些人全都召回來。

    想定此點,王子騰大喊一聲,“來人。”

    他想借此把王家重推輝煌之際,離了王家的賈政心情更不好了。

    大舅兄的樣子不對勁。

    他倒忘了,他也是武官,武官唯恐天下不亂,天下不亂,他們就沒有進職空間。

    嘭~

    馬車裏,賈政猛的拍了一下小幾,“轉道去國子監。”

    親家李大人是文臣,兒子賈政也甚有主意,先去那裏看一下兒子,再找一下親家。

    馬車軲轆向前,從榮國府回家的沈檸歇了午覺,也終於見到了好大兒。

    “母親!”

    賈珍看著沒有休息好,有點黑眼圈,但精神尚好,“倭寇的船就停在通州碼頭,兒子已經命興兒把它歸到我們家了,回頭……”

    “有幾條船?”

    沈檸對賈珍的敏銳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她讓他去通州,不是讓他去天津。

    難得發現不對,他能有自己的主意。

    “一條吧!”

    “多大知道嗎?”

    “這個暫時還不知,但他們的馬也都是從船上拉下去的,肯定不會小。”

    走海路的寶船,都不會小,最低也有三十二丈。

    它們隨隨便便的起價都在萬兩朝上。

    他們家這是白撿了萬兩白銀啊!

    “趕緊派人問清楚,回頭……”

    沈檸想了一下,“把它獻給皇上。”

    賈珍:“……”

    “倭寇從什麽地方來,你以為官府不會查?他們的船,你以為就你惦記呢?”

    從通州到京城,比賈家有權有勢的多著了。

    “主動點,把它交給皇上,你或許還能得個辛苦錢,但是再遲……,說不得就是禦史的彈劾了。”

    “母親……”

    賈珍舍不得,正要勸一勸,就有丫環急報,“太太,大爺,南安王府的汪管事過來了,說是要麵見大爺,有事相談。”

    “聽到沒有?南安王呢。”

    沈檸擺手,“人家已經聞著味來了,不想為別人做嫁衣裳,就趕緊的。”

    “那……兒子去了。”

    賈珍蔫頭耷腦的去糊弄南安王府了。

    沈檸輕輕歎了一口氣,對青蘋道:“去,敲敲寧安堂的門,問問焦大,東西都準備好了沒?”

    “是!”

    青蘋急匆匆去了,沈檸靠在軟靠上,“姑奶奶明天會帶兩個孩子過府,青竹,去把打的那些小首飾,選幾套好的來,我看看。”

    林長安的可以中規中矩,但是小黛玉的,她想親自挑選。

    女兒的,以後還可以再尋,但是黛玉的,她現在就想給最好的。

    “對了,請洛金匠打的金鎖,還沒打出來嗎?”

    沈檸請那名傳京都的洛金匠打了六個金鎖,每個金鎖都有一句祝言,總之絕不讓薛寶釵拿那金鎖說事。

    “倒是巧了,太太您去西府的時候,鴻運金樓的掌櫃,送了六個金鎖過來。”

    青竹進了裏屋,很快抱了一個大盒子過來,打開後裏麵是六個裝著金鎖的燒藍嵌玉盒,“您看,都特別漂亮呢。”

    沈檸抬手拿過一個,“嗯,很漂亮。”

    打開燒藍嵌玉盒,裏麵的金鎖精巧別致,正麵‘福祿長久’,背麵‘南山之壽’!

    字跡古樸而蒼勁,好像就是金鎖上自生的,沈檸一看便喜歡了,“這個寓意好,給林姑娘。”

    小姑娘的身體,看著比書中的好。

    不過沈檸覺得,從江南一路長途跋涉到京城,小姑娘沒有躺著進府,沒有馬上叫大夫,就算不錯了。

    畢竟那時候的小黛玉,已經失了弟,失了母,本身又在孝中。

    換成其他小孩子,跟著陌生的表哥,跑那麽遠的,到從未去過的外祖母家,心境上也是忐忑的。

    麵上有點不足之症,多正常啊!

    “是!”

    青竹等貼身丫環,明明確確的感受到,她們太太是真的喜歡那位表姑娘,“那太太再選一個,給我們姑娘。”

    沈檸接著翻,“這個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給西府的大姑娘。”

    雖然要嫁人了,卻也是她們這一輩的姑娘呢。

    “這萬事如意,福如東海給二姑娘迎春。”

    賈赦對這個女兒應該有點情了,怎麽著也不能再把她賣了吧?

    沈檸決定對小丫頭再好點,讓賈赦不敢輕視這個女兒。

    “花開富貴,好事連連給三丫頭。”

    沈檸找親女兒的,“嗯,家肥屋潤、彩蝶翩翩給我們玥兒。”

    還剩一個,留下來,以後看哪個喜歡,就給哪個罷。

    “太太選的真好。”

    雖然感覺不如萬事如意,花開富貴,但是吧,太太看到這個笑得這麽好,那就這麽著吧!

    反正她們四姑娘還小,暫時還不能抗議。

    但她們不知道,沈檸給賈玥選的,就是她給她的最大祝福。

    紅樓裏,這孩子沒有得到過任何人的關愛,因此也不會愛人,最終遁入空門。

    這裏,她希望小女兒的家庭和睦,一生快樂!

    ……

    壽康宮,太上皇和皇上、董大人嚐了嚐賈璉新弄出來的鹽,心情都甚激動。

    劣製的下等鹽,變成了上等精鹽,看著工序簡單,實在是好哇!

    “你這對火候的把握是不是有什麽講究?”

    董孝全注意到賈璉煮最次苦鹽時,手法略有不同,又特別嚐了下曾經的苦鹽,發現再也不苦,也要列為上等鹽時,就忍不住問了出來。

    “是!”

    原理賈璉講不好,他一切按大伯娘的書信來,“這鹽之所以苦,是因為裏麵有一種物質是有毒的,但它比正常鹽的溶解度要高點,所以化水重新開煮的時候,要在它還沒有析出時,把已經沉澱的鹽及時撈出來。”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若遲了,這毒物也會如鹽般沉澱下來,那我們吃了,還是會苦,還是有毒。”

    “原來如此!”

    太上皇和皇上對視了一眼,知道了此點,再讓專業的人研究就方便了,“賈璉,你辛苦了。”

    老頭子很高興,這孩子是個腳踏實地的,“兵部武庫司的郞中不是缺一人嗎?”

    他看向皇帝兒子。

    皇帝連忙點頭,“是,武庫司的郎中李大人上個月母親去了,要回鄉守製三年。”

    這位子晉王的人正盯著呢。

    反正他的人是搶不上的。

    “那就行,你回去擬個旨。”太上皇看著賈璉笑嗬嗬的道:“就把這位子給賈璉吧!”

    “是!”

    “臣……”

    賈璉在皇上也含笑望來時,一下子跪倒在地,“臣賈璉謝太上皇、皇上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原來他真的能當官啊?

    還是有錢又有閑的官。

    身為武將世家的子孫,賈璉可是知道,武庫司有多肥。

    “快起來!”

    晉王被自家母親絆住,遠遠趕過來的時候,就看到皇上親自扶起了賈璉。

    看他們笑眯眯的樣,他就知道來遲了。

    但是,以為這樣,他就沒辦法了了吧?

    晉王笑眯眯的過去了,“父皇!”他無給太上皇行禮,又給皇帝拱手,“皇上,這裏是怎麽啦?”

    咦?看著像是鹽。

    他往幾個盤子處瞅了瞅,莫名的感覺哪裏不對,“這是鹽嗎?”

    “唔,是鹽,是好鹽。”

    太上皇還是笑嗬嗬的,看著董孝全和賈璉給晉王行完禮,又道:“林如海在江南幹了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他轉向皇帝道:“那日他的折子,你盡都準了吧!”

    “……是!”

    皇帝大喜。

    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好久,“林大人是父皇選出來,並派往江南的,”他很誠懇的拍父皇馬屁,“他與父皇是千裏馬與伯樂,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兒子……兒子還要跟父皇好生學呢。”

    “哈哈哈~”

    太上皇也是這麽覺得的,但由皇帝兒子主動宣揚出來,那史書上還能少了他嗎?

    老頭子全身心的舒服,當場大笑,“當皇帝的,知人善用,才為第一要務。”他當場教導兒子,“就好像董孝全,頭硬,手辣,嘴毒,凡事又喜歡較真,把他放在順天府尹的位子上,連你晉王哥哥在他麵前,也得老實,哈哈哈……”

    晉王:“……”

    董孝全:“……”

    “父皇,董大人要生氣了。”

    皇帝笑了,“在他麵前,兒子也很老實呢。”

    “哈哈~哈哈哈~~~~”

    “父皇!”

    晉王上前一步,“您說董大人,兒臣倒是想起一事,如今的順天府衙門口,擺了三十具屍體,據說都是賈家從天津那邊帶回來的,賈家人報案說,他們是倭寇,可倭寇怎麽會跑到我們京城來?

    還有,賈家遇匪,不是應該報給官府嗎?怎麽他們自己就把人家打殺了?”

    重點不是匪和倭寇,而是賈家居然私自殺人。

    賈家子弟早就不再從軍,他們又拿什麽本事,殺這麽多匪人?

    晉王希望太上皇和皇上能夠警覺一點,不要被賈家的表象迷惑了。

    晉王看向賈璉,“你是賈家人,你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嗎?”

    “……回王爺的話。”

    晉王看他的眼神帶著惡。

    賈璉心下打鼓,麵上小心,“那些人真的是倭寇,是李家逃在外的李海鳳請來的外援,他們在天津與滄州的交界處,朝我們動的手,想報官,那種情況下,也抽不出人手啊!”

    他把當日遇匪時的情況又說了一遍。

    至於說父親和珍大哥趕去接人,主要是敏姑姑離家多年,家中從老太太到東府的大伯娘都惦記的很,再加上李家有人逃在外麵,他們也都擔心,這才趕去接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這麽說滄州還有那些倭寇坐的海船嘍?”

    晉王很會抓重點,接著問他。

    “這個……,臣不太清楚,但是皇上可以派人去查一查。”

    “那李海鳳偽裝的商隊……”

    晉王眼神玩味,“如今在哪?”

    “李海鳳偽裝的商隊,大部分的貨物都在天津出了,用來賠償所有死難和奮勇殺敵人員。”

    賈璉坦坦蕩蕩,“他們主在追殺我們,所以東西並不多,少部分不好出的貴重物品,現在天津府衙,臣……”他猶豫了一下,“臣還以進價,買了幾個珊瑚戒子和簪子。”

    他很委屈的看著太上皇和皇上,“臣買便宜了,臣……”他搜尋身上,“臣願補差價。”

    “補什麽?這都是你該得的。”

    太上皇冷下臉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晉王,你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若事事請示,哪有我大昭的今日?”

    當日四王八公,分線作戰,那都是他們自己做主的。

    “李海鳳的商隊,就是賈家的戰利品。”

    當年能打的那麽順,就是因為他的父皇從來不計較那點財物。

    國家有難,四王八公也各出其力。

    如今……

    太上皇的眼神嚴厲,“怎麽?晉王不願意賈家拿了倭寇,還願意倭寇打殺我大昭有功之臣的後人不成?”

    賈珍才被刺殺多久啊?

    賈家已經退出軍中。

    確如太子當年所言,賈家是最值得信任的,四王八公裏,他們從軍裏退的最幹淨。

    但哪怕退幹淨了,賈家一介女流之輩,也能因為倭寇,心生激憤,為國獻上治倭之策。

    這就是一武勳世家的底蘊。

    不是在賈家看得多,聽得多,沈氏如何能知那些?

    “兒子不敢!”

    晉王嚇得當場跪下,“兒子……錯了,父皇息怒!”

    “……”

    太上皇看著這個兒子,臉上的表情並未緩和,“既然知錯,那就好生回府,思過三個月。”

    三個月的時間,夠皇帝把鹽場和治倭之事落實好了。

    “去吧!”

    “……兒臣告退!”

    晉王很是傷心、落魄的起來退走了。

    雖然一直都知道,他的父皇優待老臣,可賈璉都已經是人家的孫輩了。

    他是他疼愛的兒子呢。

    怎麽能這個樣子?

    “賈璉,你也起來。”

    太上皇看著有點害怕的賈璉,很是感慨。

    賈家兩房寧、榮二府,還如祖輩一般,彼此扶持,對比皇家,真是……

    太上皇的心裏有點痛,他知道皇帝和晉王現在就是個表麵光。

    朝堂上,晉王的人一直在給皇帝使絆子。

    其他的皇兒,東倒西歪的,隻以他們自己的利益,今天幫幫晉王,明天又幫幫皇上。

    倒是賈家,一如既往,哪怕不在朝堂,可李家孝敬的銀票,賈璉都能如實說出,並且捧出來,這就很難得了。

    “戴權!”

    “奴才在。”

    “賈璉在殿裏奉上的銀子拿出來,交還他,那是他憑本事掙來的。”

    “太上皇……”

    賈璉剛剛起身,又忙跪下,“太上皇饒命,臣要拿回家,不僅我爹會打我,我姑母也會打我,就是東府的大伯娘,肯定也要罰我進祠堂。”

    他們真的會敲他的。

    “那日拿了銀子,打了人,回家跟姑父說,姑父本來就建議臣上交國庫,臣也在長輩麵前這麽說了,臣再拿回家,您知道的,我爹沒遇到這樣的好事,上交國庫,他肯定沒意見,但臣要自個拿……,他定要生我的氣,想辦法打我的呀!”

    他爹真的能幹得出來。

    而且回京的路上,賈璉就感覺父親瞅他的眼神不善。

    畢竟大伯娘罰人的時候,連珠大哥都去跪祠堂了。

    就他一個逃脫在外。

    “太上皇,皇上,臣……”

    “噗~”

    皇上看他真的怕得很,忍不住爆笑出聲,“父皇,您就饒了他吧,那賈赦……,兒子聽說,確實有點混。”

    太上皇:“……”

    老頭子被賈璉這質樸的求情話,也給弄的很無語。

    什麽叫我爹沒遇到這樣的好事,上交國庫沒意見,自個拿就要打?

    這樣的行事風格……

    嘶~

    太上皇牙疼,是很有賈家的風格呢。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