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首頁

第944章 學習:去一趟真的有用啊

    

      “強強,走出去打老牛去!”院子外麵,有幾個小孩喊著。

      “我不去了,你們玩吧。”李強來到門口,對著那幾個小夥伴說道,“年前我都不玩了,這兩天有事呢。”

      “好吧。”小夥伴們有些悻悻的離開了。

      李強在剛回來那兩天特別興奮,帶著燕京的見聞以及帶回來的玩具和小夥伴們好好的玩了玩,第三天開始就不出去了。

      李娟是第二天就再沒出去。有村裏的夥伴過來到家裏玩,看到的也是她在寫作業、讀書。

      李強一開始還沒在意,後來不知道怎麽的,也跟著姐姐一起學習起來。

      梁月梅看這情況,有些意外,晚上就問李建國:

      “他們兩個……這變化有些大啊。這去了趟燕京,真就這麽管用?”

      “差不多吧。”李建國感慨的說,“大學啊,其實放假可看的真沒啥。不過明明他姨就是在燕京上的大學嘛,參觀大學的時候她就給娟和強強講大學裏的事情,那娟和強強就感興趣了啊。”

      聽著那邊兩個孩子還在讀書,李建國點點頭:“不管是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就看現在這勁頭,那就有用。”

      “這樣看,買個院子說不定還真有用哩。”梁月梅喜孜孜的說著,隨後又拍了李建國一把,“小龍掏的錢,那等小龍回來,你得把錢給他。

      這院子錢可不是小數,你這當大哥的可不能占弟弟的便宜。”

      “那咋還?”李建國苦笑,“那證上寫的是我的名字,但小龍花的是外國錢,美元,那錢我上哪裏找去?銀行也不給咱換啊?”

      梁月梅想想也是,她也不知道怎麽辦。

      “那……那以後還錢吧,抽空打聽打聽外國錢和咱的錢是咋換的,總不能真就白要了那個院子。不然的話,我這個當大嫂的,都不好意思見曉霞。”

      “放心吧,哪能白要?”李建國取出一根煙來,想點,最終又放下了,“後麵慢慢還吧。這東方紅不還是我開的嘛,賺了錢了,咱少分些就行了。”

      “咋不抽了?”梁月梅發現了丈夫的奇怪動作,問道。

      家裏有錢了,又聽李龍說過,梁月梅便不讓李建國抽莫合煙了,說那個太傷肺。雖然盒裝香煙也一樣傷肺,但會好一些。

      “抽煙不健康。”李建國擺了擺手,“慢慢戒吧,以前一天抽的多,嗆得很。”

      梁月梅感覺丈夫去了一趟燕京,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她在想著,燕京就那麽厲害,能讓丈夫改變這麽多?當然,改變最大的是兩個孩子。

      哪怕就真是認真這麽幾天,那感覺也值啊。

      “那個院子……”梁月梅又想了起來,說道,“到底啥樣啊?”

      “過兩天小龍把照片洗出來,你就能看到了。”李建國說道,“院子比小龍在縣裏的那個小,但四合院嘛,四麵都有房,院子也不小,就是不能種菜,嗯,環境不錯……

      對了,我給娟和強強說了,咱買院子的事情別給外人說,你也別說出去。咱們去燕京一趟,隊裏已經有人眼紅了,現在再要說買院子,指不定那些人還怎麽嫉妒咱哩。”

      李建國這麽一說,梁月梅覺得也應該是這樣。幸好這兩天燕京的事情都是李建國在說,她隻是聽著,也沒多說話。

      電視聲音不大,那邊兩個孩子不再讀書了,不過能聽到強強在問娟解題的事情。

      梁月梅感覺這就挺好的,一種名為幸福的情緒在心底裏滋長著。

      李龍拉著那些特產回到大院子,第二天就帶著一套半去了供銷社。

      一份糕點給了周園,一套特產拿到了李向前的辦公室。

      “嘿,你這回來的挺早的啊,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了。”李向前看著李龍把東西放在桌子上,笑著說道:“怎麽樣,順利嗎?”

      “挺順利的。”李龍自己去接了水,喝了一口說道,“哎,還是習慣了咱們這邊的水。那邊的水啊,有點喝不慣。”

      “你就作吧,首都那邊水不比咱們這邊好?咱們這鹽堿水你還誇起來了。”李向前笑話李龍,“真就是山裏的娃吃不得細糧啊!”

      “真不是。那邊的水咱真就喝著總感覺一股子消毒水的味道。咱們這邊河裏的是鹽堿水,你這喝的可是打下去四五十米的深層水,這以後放著都是當礦泉水的,這水質肯定好啊。”

      李向前以為李龍是開玩笑,誰知道他說的是事實呢?二三十年後,某山泉專門跑到瑪縣南山裏取水製成礦泉水來賣。那時候四小隊這邊村子裏用上了自來水,水源就是從山上引下來的,不比那些純淨水差多少。

      “說說吧,那邊情況怎麽樣?”李向前現在也沒啥事情,就想聽聽李龍過去的情況。

      李龍就給他講了講燕京之行,看了天安門,紀念堂,故宮,天壇,長城等等。

      “那你買的院子怎麽樣?”李向前問道,“好買嗎?”

      “不好買。”李龍實話實說,“外地人不讓買,而且許多院子裏有租戶,買了住不進去,也不讓趕租戶走,或者說那些租戶不好趕,麻煩。”

      “院子裏有租戶?”李向前對燕京那邊的情況不了解,問道,“啥意思?”

      “那邊的院子許多大運動之前是私人的,大運動的時候就給分給或租給那些沒房的了。租金特別的低。

      現在原房主要把院子子賣掉,那些租戶肯定不樂意不想搬走了,要提高租金的話他們也不願意,這事就比較麻煩。”

      “還有這樣的事情啊?”李向前是覺得就比較意外。瑪縣這邊因為本身房子少人也少,就沒這個事情。

      “那邊大學怎麽樣?好考嗎?”李向前問出了自己的關心的問題。

      “那我哪能知道?我們去的時候放假,大學倒了看,挺不錯的。至於好不好考……肯定不好考啊。”李龍笑笑,“不過咋說呢,給孩子一個前進的方向吧。”

      “你這帶的啥回來的?”李向前看著桌子上包裝比較紮實的盒子問道。

      “燕京老字號的點心,烤鴨,還有一些成藥。”李龍說道,“去了一趟,那咋說也得帶些特產回來。”

      李龍這一趟可是花了不少錢,但真要論起那些字畫,他覺得賺的更多。

      當然,那些畫要到變現的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短時間裏是不指望的。

      “人大開會的事情你已經知道了吧?”李向前說起了正事,“年後就開,時間還挺緊的。”

      “知道了,”李龍又喝了一口水說道,“我正在想提案呢。”

      “也沒啥,你可以想想一農村的事情,市場的事情,包括牧民的事情。雖然是咱們這個係統把你選的代表,但你做什麽提案隨你。”李向前摸了摸頭發說道,“不限製。”

      從供銷社裏出來,李龍回大院子吃了午飯,然後就開著車去了四小隊。

      他先去了老馬號,老羅叔他們正在屋子裏打牌,聽到車響後出了門,看到李龍後一個個都挺高興。

      李龍提著特產盒子進了屋子。老人家們牌也不打了,七嘴八舌的把賣羊的事情給說了。

      李龍聽得出來,這牛羊鹿宰殺出售的都挺不錯,包括牛羊的頭、蹄子也讓村裏,包括二三隊的人買的差不多了,皮子還在庫房裏放著等李龍處理。

      “隊裏人有錢了,吃肉也挑了。”楊老六不憤的說道:“有些人還嫌棄這蹄子上肉少哩。也不想想幾年前就是這個也大家搶著吃的……”

      也是,這幾年隊裏變化比較大,至少平均生活水平比其他村要高不少。

      “這是好事嘛。”老羅叔肯定和楊老六爭論過,“有錢吃肉了,那不就是好事嘛?那些不想吃頭、蹄子和下水的,就是懶得收拾。你看咱們,收拾幹淨,鹵上,喝兩杯酒就著多好!”

      這話題就不好進行下去了,李龍便說了自己在燕京的見聞。

      在知道李龍去看了老人家的紀念堂、天安門,還拍了照之後,這幾位老人讓李龍盡快把照片洗出來,他們要看看的。

      “以後有機會,帶你們一起去燕京看看。”李龍笑著說,“你們可要做好準備。”

      “真要能去,那咱們可得好好攢錢……”

      

      “錢沒啥,最重要的是你們要養好身體。”李龍笑著說,“要有好身體才能爬長城啊。”

      “這個小龍你放心!我們老哥幾個雖然年齡大了,但身體好的很!”

      從老馬號出來,李龍先去了陶大強家裏,陶大強不在,和楊蘋蘋一起去老丈人家裏了。李龍便把那盒點心交給了陶建設,和他聊了幾句,然後去了謝運東的家裏。

      兩天前李龍回來的時候謝運東不在,去丈人家幫忙了,等他去了李家找李龍的時候,李龍已經走了。

      李龍把車停在院外,提著一盒糕點進院子的時候,看謝運東正在清雪,他也看到了李龍,笑著說道:

      “小龍過來了?正好,這賣牛羊的錢還在我這裏放著,你過來了,剛好讓你看看。”

      李龍笑著說道:“不急不急。這是我從燕京帶回來的糕點,那邊的老字號,做了幾百年點心的店,你們正好嚐嚐。”

      “好好好,燕京來的東西,不容易啊。”謝運東把手頭的木鍁立在牆邊上,推門,讓李龍進去。

      鄧桂蘭正在收拾廚房,看李龍過來,笑著打著招呼。

      “你給小龍倒水,我把賣牛羊的賬和錢給小龍看看。”謝運東說了一聲後帶著李龍進了裏屋。

      李龍看謝運東從火牆頂上取下一個卷起來的包,打開後裏麵是一遝遝的錢,還有一個本子。

      “牛羊按著你說的價格和數量送到了糖廠,然後呢,那個胡科長還要三頭鹿,公鹿。你不在,我就著既然人家要了,那咱們就宰吧。”謝運東說道,“這事當時也沒辦法給你說……”

      “沒事沒事,是我沒交待清楚。”李龍心說自己怎麽把這事給忘記了。

      “後麵還有隊裏人,外村的人過來買牛羊頭,蹄子,下水的,賬都在這裏,你看看吧。”

      李龍翻著那個賬本,上麵一筆筆記著每一筆收入。

      不管是賣往糖廠三筆兩萬多的大賬,還是一個牛頭十五塊錢,四個羊蹄子加一個羊頭五塊錢——今年物價漲了,謝運東也沒按去年三塊錢的福利給。

      “咱隊裏人不缺這點錢,”謝運東解釋著,“馬金寶那裏一副羊頭羊蹄子六塊了。咱們要的少了,有些人不感恩還說怪話,所以我就給定價五塊。”

      李龍笑著說:“嗯,應該是這樣的。”

      總賬在最後一頁,所有的東西賣下來,是兩萬六千一百八十八塊四毛錢。

      李龍認真的數了錢,然後從中抽出一百塊錢交給謝運東:

      “這是給你的,這事還多虧你了。”

      謝運東也沒推辭,笑著說道:“那我可就收了。”

      這事就揭過了,謝運東問起了燕京城的一些事情,李龍就撿著能說的說了一些。

      然後又去給梁大成、賈衛東家裏送了糕點,聊了一會兒,最後回到大哥家裏。

      李娟和李強兩個聽到吉普車的聲音後就立刻跑了出來。

      “來來來,剛好,把這些特產搬進屋子裏,你們等急了吧?”李龍笑著說道,“在燕京那邊沒好好吃,這回拿回來了,可以好好的吃了。”

      李娟有些害羞,李龍隻是笑。

      “別看著啊,來,一起搬!搬進去咱們今天好好吃一頓,我也沒好好吃哩。”

      李龍把拉回來的特產分開讓兩個孩子一人抱了幾盒往屋裏而去。李青俠、杜春芳聽到動靜從東屋裏出來,李龍拿了幾盒跟過去放在他們屋裏。

      “老娘,這點心你就放在床頭,想起來了摸一塊吃。”李龍給杜春芳叮囑著,“點心有點甜,一次別吃多。”

      生活好了,杜春芳卻沒改喜歡吃零食的習慣。李龍時不時的會買一些放在她屋裏,有些時候零食吃完了李龍忘記了,杜春芳就找李青俠要錢自己去買。

      李龍知道她還會不好意思,去門市部買零食的時候給人家說是給自家孫子孫女買的。

      小老太太有些時候挺可愛的。

      “好好好,吃不了那些。”杜春芳看著滿心歡喜,“放一盒就夠了,剩下的你拿回家裏吃啊。”

      “家裏有的。”李龍笑笑,“明明他姨在燕京哩,想吃就寄過來了,你放心吃。”

      說著他又對老爹說道:

      “老爹,你也吃。這可出名了,燕京名店,老字號,開了幾百年了。”

      “行行行,我嚐嚐。”李青俠不怎麽吃零食,但這是小兒子專門從燕京買回來的,那咋也得嚐嚐。

      李龍去到西屋的時候,這邊屋子裏已經開了一盒糕點,陸家兩口子坐在沙發上,一人手裏拿了一塊——這盒糕點裏麵是各樣式都裝了一些,兩個人嘴角沾著有糕點渣子,看到李龍還有些不好意思。

      “陸大哥陸大嫂,你們在啊。”李龍打著招呼,“味道咋樣?說是老字號,幾百年的老店,味道好不好不說,名氣可不小。”

      “好好好,好吃著哩。”陸英明急忙說道,“比咱們這邊的芝麻餅、江麵條可好吃多了。”

      北疆這邊雖然生活條件總體要好一些,但畢竟算是才脫離溫飽時間不久,而且文化底蘊什麽的比口裏還是差的遠,就像這邊的糕點點心啥的,至少在市麵上出現的並不多。

      普通老百姓能在商店裏買的品種少,自家做的限於文化傳承和材料的不足,也就是麻葉子、糖糕、饊子之類的,和口裏比是比不了的。

      也就是再過個幾十年,旅遊業興起來了,民族糕點才開始被大眾所熟識。

      所以陸英明說的也沒錯,這糕點無論是從花色還是味道方麵,都是非常好的。

      “呆會兒拿一盒回去吃。”李建國笑著說,“得讓孩子也嚐嚐。”

      “我們拿兩塊就行了,哪能拿一盒。”陸大嫂急忙說道,“這東西不便宜吧。”

      “別管貴賤的,去了燕京一趟,那不得帶點特產回來?”李建國擺手,“拿著吧,還有哩。”

      陸大哥大嫂有點不好意思,但想想家裏兩個孩子,便也就同意了。

      陸英明過來是問李家明年種植計劃的。

      去年李家這邊說了種打瓜不行,種花葵可以,畢竟市場接受度高。

      最後證明,花葵的確是比打瓜掙的多,但種打瓜的也賺了錢。

      今年怎麽樣呢?

      “今年可以種打瓜了。”李龍回答了這個問題,“口裏有人收了,打瓜籽有市場了,雖然麻煩一些,但錢應該能多掙一些。”

      陸家兩口子一眼,眼睛就放光了。

      他們已經嚐到了種經濟作物的甜頭,所以才會過來打聽著種什麽。其實他們自己也想過打瓜籽可能會暢銷,但還是不敢確定,所以才過來問。

      現在有了準信兒,這心裏就有譜了。

      想來過不了兩天,全村應該都知道這個消息了。

      有了口裏兩三個炒貨廠當支撐,李龍對於打瓜籽還是很有信心的。

      當然這是暫時的,畢竟打瓜籽終究隻是做零食,以後,還是得看棉花。(本章完)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