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子裏麵,兩台卡車已經準備好,有些人已經爬上了卡車的車廂,有些人還在下麵抽著煙聊著天。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這近二十個人中間,還有五六個女同誌,有四五十歲的大姐,也有二十多歲的新同誌。
這時候哪怕是在城裏工作的人,也知道去山裏、去鄉下幹活該怎麽辦,許多都是插過隊的,有經驗。他們換去了皮鞋,穿的布鞋,換掉了日常的衣服,換上了工作服。
供銷社還給每個人準備了手套,有人還戴上了草帽,這麽一打扮,還真就不怎麽像城裏人了。李向前正和周園等幾個股長說話,李龍這麽一看,供銷社裏除了一個副主任和一個保衛股長,其他的領導基本上都在。
“小李來了啊?”有人笑著打招呼,李龍回應之後,就過去見李向前。
李向前看到李龍後,手裏的煙猛吸了兩口,扔掉煙頭,用腳踩了兩下,踩滅之後說道:
“上車,準備出發!”
其實這些人一台車就應該夠了,李龍想著兩台車怎麽說都是多了。
“那台卡車上裝了一些物資。咱們去山裏給人家幫忙,就幹這麽幾天活,咋說也得帶些東西上山嘛。”李向前坐上了李龍的吉普車,解釋了一句,說道:“現在去接馬幹事?”
“嗯,我這打頭車,去光明路縣委那邊走,路過就把人接了,然後直接進山。”
“嗯,行。”李向前應了一聲,“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李龍說道,“到地方後,不光咱們幹活,牧民那邊也要幹。”
“就是,咱們不整那些虛的,今天這麽多人,咋說也得幹出點成果來。”李向前挺有信心。“肯定,至少能搞通能往兩個冬窩子的路。”李龍說道,“這個我心裏有底。”
“嘿,那就好。”
到了縣委大院門口,馬曉燕已經背著相機和挎包在門口等著了。
吉普車靠邊,馬曉燕上了後座,李龍等她坐好後開車。馬曉燕和李向前打了個招呼,然後就聊起了這一次隨隊采訪的細節。
有些是李龍該說的,有些是李向前說的一一比如供銷社來了多少人,投入了多少物資和資金,打算把路修到什麽程度,後續會有什麽活動等等。
這些問題李龍就沒吱聲,留給李向前發揮。
一路馬曉燕邊問邊記,等到清水河的時候,問題也問的差不多了。
孟海提著一包東西就在路邊等著,李龍停車要讓他上來,他憨厚著笑笑說:“不了不了,我坐後麵的卡車就好。”說著提著包朝後走去,在車廂裏人的幫助下爬進了卡車車廂。
繼續前進,等進了山,快到哈裏木的冬窩子的時候,李龍就看到有人騎著馬在遠處站著往這邊看著,然後等看到李龍他們,便調轉馬頭往山裏而去。
李龍看那身影有點像是塔利哈爾,這應該是在等著這邊的人,現在去報信了。
等吉普車帶著卡車的車隊到達塔利哈爾家冬窩子的時候,那邊集中了二三十號人,他們看到車隊的時候,有小夥子們歡呼起來。
“他們在迎接咱們。”李龍對李向前和馬曉燕說著,“牧民們也會加入到修路隊伍中來。”車子停在一片空地上,所有人下車,玉山江和哈裏木,還有部落裏幾個老人也過來和李向前他們打招呼握手。
有些人來過,認識,重逢的感覺不錯,有些是新加入進來的,感覺很新奇。
“主任,講幾句吧?”打完招呼,兩邊的人並排站著,李龍對李向前說道,“鼓舞一下士氣。”“就你花樣多!”李向前笑罵一句,“行,我就講兩句。”
李向前站在這支民族團結的小隊伍麵前講了幾句話,沒什麽大道理,就是說供銷社作為服務老百姓的單位,和牧民們共建的單位,這次就是過來幫助牧民們解決困難,同時也是來鍛煉隊伍的。
他還說了,修路這件事情,供銷社會每隔一個星期派人過來勞動一次,力爭盡快打通冬窩子通往山外的路,後續視情況還會加大投入,一定會讓牧民同誌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行了,開幹吧。”李向前說的話不多,總共加起來時長不超過三分鍾。供銷社的職工們鼓掌,那些牧民們也笑著跟著鼓掌,還有小夥子吹起了口哨,這可不是打趣,就是激動的表現。
“李龍同誌,兩邊的情況你最熟悉,你來分派工作!”李向前指向了李龍,“大膽分配,這時候我也是普通一兵!”
“行,那我就來分配任務了。”這時候李龍自然是當仁不讓,他腦子裏也早就有計劃了:
“孟海!”
“到!”孟海急忙站了起來,站的筆直,就差敬禮了。
“你開推土機,順我手指方向看到沒,那個溝頭那裏,那是你今天的主攻方向。你要把那個溝頭推出來一條路,讓小四輪拖拉機能上去,行不行?”
“保證完成任務!”孟海啪的敬了個禮,激動的就開拖拉機去了。
“李向前同誌!”
“在呢。”李向前笑了笑,然後繃住了臉。
“你帶著供銷社八名同誌,從這裏往溝頭那一片,拿鐮刀、鐵鈉,把影響通行的灌木、矮樹砍掉,拖到一邊,明白沒有?”
“明白!”李向前也不由自主的應了一聲,隨即就笑了,低聲和旁邊的周園說:“嘿,這小子,有點意“周園同誌!”李龍再次開口。
“在!”周園剛想和李向前回應一聲,聽李龍這麽一喊,立刻站出來答應著。
“你帶供銷社八名同誌,去下邊河溝那裏搬石頭,搬過來放在坡頂那裏,明白沒有?”
“明白明白!”周園自然也沒意見,他要等李向前挑完人之後再去選人。
“劉大姐!”李龍再次點人。
“在呢在呢,還有我的事啊?”單位後勤上的劉大姐有點懵,隨即站了出來。
“你帶一名女同誌,和咱們的牧民同誌們一起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主要是負責供應茶水、做中午飯等等。”
“啊?我們來幹這個啊?”劉大姐其實是做好幹重活的準備了,又不是沒幹過……眼下這活,可比她想的要輕的多。
“革命工作不分輕重,都很重要。”李龍笑笑。
“行行。”劉大姐自然是沒意見的。
“玉山江,你帶一半的牧民,主要是負責清除坡頭往別克冬窩子這一路的粗一些的樹。”李龍給供銷社這邊把活分派完後,又開始指使牧民了。
馬曉燕先前拍了好幾張照片,然後還記錄了李龍下達任務的情況,寫的很生動。這時候看李龍給牧民們發布任務,有些擔心這些牧民會不會聽。
“明白!”玉山江也是接受過民兵訓練的,立刻立正應了一聲,然後去點人了。
“哈裏木!”
“到!”哈裏木回答更標準。
“你帶三個牧民同誌,宰羊,負責保障今天中午飯,怎麽樣?羊從玉山江家裏抓,錢算是公費買的。”“保證完成任務!”哈裏木雖然有些不滿,但這時候可不能給李龍拆台。
“塔利哈爾!”李龍最後喊了一聲。
“到到!”塔利哈爾有些激動,應了兩聲,他都沒想到李龍會點他。
“你帶剩下的牧民同誌,帶著鐵掀,從這裏開始一直通往溝頭,把溝兩邊的坡往下挖,把挖出來的土填到溝底,拓寬路基。”
“明白!”塔利哈爾的聲音最大。
嗯,不錯,都是受過民兵訓練的,大家在這方麵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開始行動!”他大聲喊了一句,這些人立刻四散開來,拿工具、去往自己應該到的位置。孟海已經發動著了拖拉機。掛著推土板的拖拉機第一時間衝到了溝頭,開始把那邊上麵的浮土往下推。馬曉燕趁機來到李龍這裏,拿著小本采訪著,第一個問題是半開玩笑興致的:
“李龍同誌,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你幹什麽呢?”
“我負責總協調。哪裏人力富餘,哪裏人力缺了,就互相調配。同時物資不夠的時候,我也會進行調整,還有就是看看哪裏出現了困難,就想辦法進行解決。”
李龍自然不是蓋的,回答起來也是很自信。作為兩邊的協調人,也隻有他才能幹這個活。
“那你開展這個活動,有沒有想過最終達到什麽效果?”馬曉燕采訪開始變得正式起來。
“初期效果,就是把通往這個部落十幾個冬窩子的路在他們轉場之前都修出來。這樣他們的羊毛就可以順利的賣到外麵去,轉場的時候出行也方便一些。”
“既然有初期效果,那長期效果呢?”馬曉燕繼續問道。
“就是修通冬草場到夏草場的路,一直通到天山裏麵,這樣每年兩次轉場,他們就不用那麽辛苦了。”李龍感慨的說:
“我們在山外說,要想富,先修路。咱們公家現在主要修通往各鄉各村的大路,那邊的人多,自然是要先顧著那邊。
我呢,和這邊的牧民成了好朋友,借著改開的好政策和牧民朋友的幫助,我賺了一些錢,就想回報他們,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正好我們供銷社的領導知道這件事情後,非常的支持。我一個人畢競能力有限,有了供銷社的支持,這件事情做起來就容易多了。你看,今天一天,就能讓兩個冬窩子擁有能過拖拉機通往外界的路來。”這些話放在後世,讓人聽了,肯定許多人會覺得這是作秀是大話空話,但這時候配合著李龍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這就非常的真實。
馬曉燕就覺得李龍說的這些話非常的好,直接用在自己的稿子裏都沒問題。她估計自己這篇稿子,發到北疆日報上,肯定是能上的。
說不定還能引起轟動效應!
馬曉燕采訪了一會兒,那邊李龍就來活了。推土機把溝頂那邊一部分浮土推掉後,因為下麵坡度太高,拖拉機用不上力。
李龍便和馬曉燕說了一聲急忙過去看,然後和李向前匯報一下,決定動用“先進技術”,也就是爆破。這時候供銷社的保衛股裏是有炸藥的,就是那個跟接力棒一樣的硝氨炸藥,這玩意兒有些能人手工都能炒出來。
李龍當然也能,不過這玩意兒太危險,他不幹。
李向前派了人過去,李龍就讓孟海先下來,其他人遠離,然後看著那人叼著煙,拿著鉗子熟練的綁拉火管,連接炸藥,然後到了坡那裏,用短鍬挖出個洞,把炸藥塞了進去,再埋好。
“就一個,威力不夠吧?”馬曉燕站在李龍旁邊問道。
“應該是先試一下。”李龍說道,“試一下威力,然後確定後麵要用多少。”
果然,這一枚炸藥炸了之後,那個人很快就做了五六個,也不知道兩個一綁還是三個一綁,挖坑埋了進去。
李龍很擔心其中會有啞炮啥的,好在聽著動靜,最後都炸了。那個溝頭那裏也被炸的泥土翻起,明顯能看出來土坡沒那麽陡了。
“行了,孟海,開過去試試!”李龍喊了一聲。
孟海推動操縱杆,開著拖拉機上去,其他人都在看著。
推土機轟鳴聲變大,冒著黑煙一下子推著土衝上了坡頂,那溝頭像牆一樣擋著的地方一下子就缺了一大塊。
“嘿,這下子不錯,可以通過了!”不少人都興奮的說著。
“就是,這土坡一推過去,大頭的活就搞定了,接下來都是小事。”
李龍這邊也挺高興。準備這些炸藥是李向前提出來了,李龍原以為不需要,但眼下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巨大的轟鳴聲久久在山間才散去,一些鳥獸被嚇的四散逃離。
這邊幹活熱火朝天,那邊哈裏木帶著人很快也把羊給宰了。灶是早就準備好的,因為知道人多,這邊在外麵準備了三眼灶。
李向前他們拉來的物資除了幹活的之外,還有不少食材。五十個饢,一麻袋洋芋、一麻袋皮芽子等東西剩下的就是十袋米十袋麵,采購的人也知道牧民的生活習慣,磚茶方糖食鹽這些是不缺的,這些東西都已經卸在了塔利哈爾家的冬窩子門口,等著幹完活,由部落這邊統一分配。
這些物資卸下來的時候,馬曉燕都拍了照片,無論上不上報紙,都是能作為資料留存的。
劉大姐帶著另外一個女同誌打下手,準備皮芽子、洋芋。她們知道牧民們習慣做手抓肉,她們就打算做個紅燒羊肉,正兒巴經的炒兩個菜。
很快,冬窩子這裏各種香氣就彌漫開來。
李龍也沒閑著,坡頭那裏推土機幹的順利,他就來回看著,哪裏有忙的就幫一把。現在這場麵,無論是堆石頭那邊,還是砍灌木這邊,包括拓展溝裏路麵的,都幹的熱火朝天,沒有人偷懶,一個個都是爭先恐後的。
快到中午的時候,劉大姐喊著李龍,說那邊飯做好了,菜炒出來了,手抓肉已經爛的快脫骨了,讓他招呼大家趕緊過來吃飯。
“要分批吃嗎?”李龍問,“準備的搪瓷碗夠不夠?”
“夠了,足夠了。”劉大姐說道,“我們這次準備充足,帶過來五十個搪瓷碗,用完後,各人的各個拿回去,牧民的就留在這裏一一我們留下來他們也不用,對吧。”
“對對對,那真是足夠了。”李龍笑著說道,“行,那我去招呼他們吃飯了。”
說完李龍先跑到山坡上,吼了一句:“開飯了!所有人,按原來分組的隊伍,排隊打飯,準備吃飯!”喊了三遍,陸續有人放下手頭的活準備吃飯,還有些人是打算把手裏的那一點點活幹完再吃。李龍沒管,他看孟海那邊拖拉機還在轟鳴,坡已經推出一個缺口,走小四輪拖拉機是沒問題了,他正在往平裏壓,李龍便快步走了過去,到拖拉機跟前,給孟海喊著讓他趕緊熄火下來吃飯。
這邊喊外,然後就是坡那邊的一組。看著那邊路基本也已經擴出來了,李龍便又喊了一聲,那邊的人動作倒是挺快,一個跟著一個放下工具往這邊走過來。
每個人一塊肉骨頭,搪瓷碗裏還盛著紅燒羊肉和爆炒羊雜兩種菜,再加半塊饢。
已經打到飯的就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準備吃,沒打到的排著隊也在討論著今天的飯菜。牧民和供銷社的工作人員經過一上午的磨合,已經熟識了,有說有笑的樣子,馬曉燕本身已經打上飯了,她還是忍不住放下飯,就著這個場景又拍了幾張照片。
真是太應景了。
李龍是等到所有人都打好飯之後,最後一個吃的。
他是真的餓了,今天活可能沒別人幹的多,但上坡下坡路跑的比別人多的多。好在上午的活基本上完成了計劃內的,還有富餘。通往別克家冬窩子的路基本上已經成形了,接下來就下一家。
下一家的路李龍看過,工程量要少一些,下午太陽落山前應該能幹完。
幹完活,今天沒人唱歌跳舞了一一說實話,都有些累。李龍宣布休息一個小時,有些人幹脆就靠著樹眯著了。
真累!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