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首頁

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魚入彀

    聽袁可飛說過對蕭良深夜前往董建鋒公司參觀更深層次的意圖之後,鄭仲湘難得的將袁可飛跟前的煙跟火機拿過來,自顧自的點了一支煙。

    鄭仲湘先深深吸了兩口煙,才將煙跟火機還回去,又將星視通訊電子這兩個月的市場數據翻開來,皺著眉頭再次仔細的看起來。

    良久後,鄭仲湘才抬起頭來說道:

    「要是韓振亞丶韓振國明天有空,可以見麵聊一聊……」

    「好的,」陳逸森問道,「是約他們到我們入住的酒店,還是約他們到科技園來?」

    「現在都這麽晚了,明天再打電話吧;看他們在哪裏見麵合適。我們明天要是能到宏亞走一走更好。」鄭仲湘說道。

    曾幾何時,鄭仲湘每個月飛一趟秣陵,或林傑,或陳逸森陪同,到秣陵後也都是拉上袁可飛等人,找個水秀山青的地方,與丁文江丶韓振亞丶韓振國丶溫駿丶韓曉明丶姚成毅或者韓文鬆丶董斌等人見麵喝茶喝酒,順便將秣陵這邊最新的情況了解一遍,就算齊活,瀟灑得不行。

    現在他每隔一周都要飛一趟秣陵,每次待上兩三天或三四天,基本都待在星視通訊電子,或在會議室召集會議,或到研究部門視察產品開發進展,或到工廠看現場管理。

    也很少安排什麽酒局;倘若想要跟誰見麵,要麽在他們下榻的酒店吃頓便餐,或接到科技園這邊來談事,也不再興師動眾,更注重效率。

    「行,我明天早上直接給大韓總通電話。」陳逸森說道。

    「那今天就這樣吧,我們先回酒店休息,有什麽工作明天再談。」鄭仲湘將抽了半截的煙摁滅在菸灰罐裏,手撐著會議桌站起來。

    眾人走出公司大樓,司機已經將車停在大樓前,隨行的工作人員也先一步幫鄭仲湘等人打開車門。

    林傑與周培薇坐一輛車,駛出光線暗沉的科技園,看到蝸巢科技在隔壁的研究基地裏,實驗樓丶行政綜合樓還有不少房間亮著燈。

    林傑注意到坐前排副駕駛位的周培薇,這時候臉貼著車窗往側上方眺望過去,他也將臉往車窗貼過去,看到蝸巢科技研究基地的行政綜合樓頂,有幾個隱約的火點在黑夜深處明滅著,應該是有人站在樓頂天台抽菸。

    也不知道蕭良深夜有沒有離開研究基地。

    「如果星視當初能與蝸巢科技展開更緊密的合作,星視的發展會不會要順暢得多?」周培薇忍不住轉回頭來,問坐在後座的林傑。

    林傑苦笑說道:「不可能的事,你多想什麽?」

    星視最初才剛剛有借殼的想法時,鄭仲湘擔心已經買入標的殼公司股票的蕭良不受控製,不會配合他們的資本操作,有意將蕭良排斥在外,這才有九八年初的東洲之行。

    而與丁文江丶韓振亞丶韓振國丶溫駿等人結識,推動曲宸集團投資怡田飲料以及與環泰國際聯手在江省發展連鎖便利等,目的都是為了想將蕭良的注意力以及資金從當時選定的殼公司上吸引走。

    卻不想蕭良不為所動,不僅堅決介入星視的借殼上市,還強行闖入星視的董事會。

    那次蕭良就已經是在舔舐鄭仲湘的心頭血了。

    後續之所以能有一段蜜月期,主要也是借殼上市後的星視,市值很快激增到六七百億港元,極度渴缺實質性業務的填充。

    蕭良推薦朱?電子的手機項目,以及對添美網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確實切入了星視當時最迫切的需求。

    不過,鄭仲湘的資本運作理念,一直都是通過項目或優質資產的不斷並購丶整合,迅速擴大星視的規模,支撐市值高速丶持續成長。

    這其實也是去年四月初鄭仲湘與蕭良分道揚鑣的根本。

    在星視通訊電子之外,無論是做科技產業園,吸引供應鏈上遊的初創科技公司入駐,還是配套成立專門的科創風投基金,鄭仲湘一方麵是被蕭良在推著走,一方麵還是想給星視鍍更鮮亮的科技概念,並非出乎深耕技術丶產業鏈發展這些似乎不切實際的理念。

    隨著星視的市值持續高歌猛進,星視通訊電子的成長空間,都遠不足以支撐這個市值時,鄭仲湘與陳逸森他們的注意力,也就很快轉移到香港電訊身上去了。

    星視怎麽可能會跟蝸巢科技有更緊密的合作嘛?

    目前鄭仲湘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星視通訊電子身上,也不過是為形勢所迫。

    林傑雖然個人利益跟星視電訊高度捆綁,攤薄後他個人持有上市公司0.3%的股份,也是他近十年來追隨鄭仲湘勞苦功高所得,但也恰恰如此,他對鄭仲湘性格裏的優缺點,看得比誰都清楚。

    「你覺得鄭先生這次的決心會有多大?」周培薇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林傑微微蹙著眉頭,感慨說道,「隻是現在被蝸巢科技推著走,不下決心也不行啊!」

    國內最先得益於愛立信丶摩托羅拉以及諾基亞三大巨頭分別在津城丶首都以及秣陵等地獨資或合資建廠,將中後端組裝工序大規模轉移過來,使得國內名義上的手機產量,從九六年的四百多萬部,直接激增到九七年的四千七百萬部。

    往後雖然沒有這麽誇張的漲幅,但隨著台資在大陸的電子工廠陸續往手機組裝代工業務轉型,這兩年內地手機產量也穩步攀登新的台階。

    今年內地的手機總產量預計能達到九千萬部。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鴻盈科技工業園一步想要發展七八百萬部年產能規模,還是星視通訊電子下一步想發展到五百萬部年產能規模,應該不會構成激烈的競爭才是。

    畢竟兩家占全國手機總產量(能)的比例,都還非常的有限。

    現在很核心的一個問題是,曾經的一段蜜月期,使得雙方對兩三百家科技初創公司丶供應鏈企業的投資,是交錯在一起,甚至蕭良那邊更多一些。

    不談蝸巢科技直接或間接投資的公司,以及早就密切開展合作的企業了,去年一年盈投控股就在上遊初創公司產能轉換方麵砸進去四個億;今年前四個月又累計砸了兩個億。

    星視對上遊供應鏈企業的投資額,還不足盈投的三分之一。

    雖然星視更集中投手機上的上遊企業,盈投的投資範圍要寬泛得多,雖然董建鋒今天流露出來的態度,是更傾向選擇跟星視合作不假,但倘若等鴻盈科技工業園真正建立起來了,手裏掌握著每年六七百萬台手機代工訂單,而星視卻無長進,或者長進不足呢?

    董建鋒這些公司,到時候最終會投向誰的懷抱,還需要問嗎?

    而等到蝸巢科技既掌握龐大的組裝產能,又掌握上遊這麽多的供應鏈企業,雖然很可能不會直接做手機產品,但蕭良到時候會不會利用這些優勢,支持某家或某幾家手機品牌廠商,跟朱?電子在中低端手機市場大打價格戰呢?

    要知道過去兩年,除了朱?電子,信息產業部還發放了三十二張手機牌照。

    想想星源時代的鋰電池這三四年來執行的價格策略,是如何令日韓電池廠商怯於產能擴張的?

    想想鴻盈科技都沒有正式成立呢,就想將手機組裝代工價格拉下兩成!

    現在內地的手機市場,諾基亞丶摩托羅拉後來居上,與愛立信還是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

    他們率先第一批推出國產手機,雖然取得很好的成績,但近一年來陸續有十多款新國產手機上市,再加上日韓手機品牌開始發力,短時間內朱?手機設計以及產品性能丶功能都中規中矩,市場業績也很難有大的突破。

    代工業務也需要爭取擴大,更需要掌握上遊供應鏈企業的控製權,至少不能讓這些企業都倒向蝸巢科技。

    有些話,林傑沒有挑明了說,但相信鄭仲湘能夠想明白:

    除了增強星視通訊電子自身的技術儲備,同時還要防止蝸巢科技有朝一日扶持其他手機品牌,針對他們大搞價格戰,他們對星視通訊電子以及上遊供應鏈企業的投入隻能加強,不能削弱。

    這是一條既然走上去了,就沒有辦法回頭的路。

    他們原本此行沒有計劃跟韓振亞丶韓振國兄弟見麵,鄭仲湘突然改變主意,林傑也很清楚,這是要把宏亞也拉進上遊供應鏈控製權的爭奪中來。

    隻是鄭仲湘有他的選擇跟決心,林傑不禁遲疑的想,自己的選擇跟決心?

    林傑將手機握得更緊。

    他剛才坐上車後,一個陌生的號碼給他的手機發了一條簡訊:鴻盈科技還缺一名高級副總裁專門分管市場工作,有沒有興趣見麵聊一聊?

    林傑注意到周培薇走出會議室後,神色有些微的異樣,不禁懷疑,她是不是也收到同樣的簡訊了?

    蕭良站在行政綜合樓的天台上,看著三輛轎車在昏暗的路燈下通過,拐過玄武湖西的大道,很快就消逝在夜色的深處。

    移動公司開通中文簡訊功能後,蕭良總算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摩托羅拉手機,他看到一眼毫無反應的摩托羅拉手機,忍不住搖了搖頭,轉過身來說道:「沒人回我的簡訊啊!」

    「兩條魚都沒有咬鉤,看來你的魅力還是差了那麽一點啊!」夜裏才從香港搭乘航班趕到秣陵的熊誌遠笑道。

    「最大的魚已經入彀,剩下的也是摟草打兔子,沒有也沒有辦法啊。」蕭良笑道……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