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生存指南

首頁

第172章 他極可能有歹心!

    第172章 他極可能有歹心!

    泉平次因阿滿而享受特別待遇,不用像美濃新移民一樣被塞進小船裏,擠得像罐頭一樣運往海邊,而是可以乘坐牛車,一邊養傷一邊慢慢前行,一路上都在聽阿滿講述原野的發跡史,了解新彎津這個剛剛出現在尾張國的新地方。

    但就算如此,他在踏上新彎津的土地之後,對這裏的第一印象仍然是新奇,

    恍若來到了海外異國。

    在他印象裏,彎津軍的服飾本來就和他見過的所有人都不同,既不像曰本傳統的小袖直垂大,也不像明國華麗袍服,甚至連怪異的南蠻服飾也不像,缺少太多繁雜無用的裝飾品一一彎津軍的服飾整體非常簡潔卻又作工精良,袖口的紐扣丶上衣褲子上的口袋都別具一格,或莫名其妙,或非常實用。

    本書由??????????.??????全網首發

    新彎津的服飾怪異,這也許可以解釋為「傾奇者」的獨有怪癖所導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滿街的怪異服飾,男性一水的短頭發,再配上新彎津這些簡潔的丶直棱直角的怪異建築物,猛一瞧,真像是跑到了外國。

    至少,做為一個走南闖北多年的老江湖,泉平次很懷疑自己已經不在天下六十六國之內。

    而阿滿才不管他新不新奇,興致勃勃帶他去參觀各類工坊,去看彎津平民的生活,以證明她確實沒說謊,原野是個怪人不假,但真的很會賺錢,新彎津建設的也真的很不錯,順便還把日常從原野那裏聽來的話,不停學給自家老頭子聽。

    比如她指著北麵一大片還未開發的荒野(屬於禦屋家的土地),就表示原野將來打算在那邊推廣農業項目,暫定新移民前三年免年貢,三年後執行「三公七民」的年貢政策,而且終身免徵兵糧料丶馬借錢等苛捐雜稅,其他像是羽毛丶木頭丶竹子之類物資也不用交了,農民隻管安心種地就行。

    泉平次還沒從新彎津發達的「手工業」生產中回過神來呢,又聽到阿滿扯出了新話題,忍不住也望向那片荒野,沉吟道:「三公七民?年貢以外不征雜料雜稅雜役?如果真是這樣,這可真是天下第一德政了」

    阿滿當初反對過,認為不用對庶民這麽客氣,沒把他們女兒都抓起來日夜糟蹋已經算給他們臉了,但這會兒她守著自己老頭需要好好顯擺,自然不會再提這一茬,頗有些誌得意滿道:「三公七民也是暫時的,我聽他說,他打算慢慢降到一公九民。」

    其實原野一開始就打算一公九民,即一石征一鬥,隻是後來覺得這步子跨得太大了,很容易扯到蛋,所以他打算先從三公七民征起,慢慢再降到一公九民,

    然後看情況開始進行農業補貼或是退稅一一這是一項長期政策,可能要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同時也會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一公九民?」泉平次一時無話可說,就是村也不可能隻收這麽點,不然村子連基本防禦都無法組織,畢竟就是民兵也要吃飯,總讓他們自己帶糧食,大部分人就不肯來了。

    「對,他將來就打算收這麽多。」阿滿回憶著原野以前說過的話,開始鸚鵡學舌,「他說什麽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農不穩,農業也需要格外重視,減少農業稅收可以可以鼓勵,鼓勵農業從業者積極墾荒,也讓他們有能力去墾荒擴大生產,還能讓他們有餘心餘力去種植一定經濟作物,促進工商業進一步發展,對新彎津長期收入是非常有盈的。」

    泉平次雖是個見多識廣的老江湖,但對阿滿的話沒聽懂,而阿滿其實自己也不怎麽懂,隻是單方麵信任原野自有打算,不會虧錢罷了一一原野有整套開發計劃,弄了厚厚一本呢,她親眼見過,隻是沒耐心去細翻。

    她又開始建議泉平次把甲賀老家的人都偷偷遷過來,到這裏來搞他的村,

    畢竟原野坑誰也不可能坑他,還誘惑道:「我和阿清也讚了不少軍功,我們留著也沒用,到時你那個村子要是弄好了,那些軍功我們就都轉給你,說不定村子一步到位,直接就一公九民了。」

    泉平次不置可否,搬遷村子是大事,不可不慎重。

    阿滿也不在乎,反正她孝心是盡到了,繼續扯著他東遊西蕩,以證明新彎津確實是個好地方,跟著原野絕對比跟著齋藤道三強一百倍。

    她路過一個僻靜之地時,又指著那裏介紹道:「那裏是公立學校,教識字和手藝的地方,將來裏麵的小孩子可以直接進工坊幹活,不過現在才剛開始,沒招多少人,而且也隻要十歲以下的。」

    「學堂嗎?」阿滿現在一嘴的新詞,泉平次有好多都聽不懂,走過去看了兩眼才弄清什麽是公立學校,有些奇怪道,「至少也有一百人以上,人也不算少了,一個學生一年要交多少錢?」

    就他看來,新彎津確實挺富裕的,人們穿看雖怪但都算體麵,而且房子也都很好,但卻也沒想到有這麽多人有餘財把孩子送進學堂學習。

    「不交錢,還管一頓飯!」阿滿知道這是原野剛開始嚐試推行的政策,認為這是在為未來儲存財富,減少麻煩,「人也不夠多,他打算三到五年內,要保證九成的小孩子都能讀三年書,受到統一的教育,還要有一小部分人能讀六年,能熟練讀寫和計算,去補充管—-忘了是補充什麽崗位了,反正要有那麽一批人。」

    泉平次看著這所目前看起來有些簡陋一一相對於氣派的工坊來說還很簡陋一—

    連老師都是些十多歲的小侍女的公立學校,一時沉默不語,半響後才輕聲道:「這也是德政啊—」

    「當然是天下第一等的德政!」阿滿看看自家老頭,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

    挑了挑豆豆眉就明知故問道,「美濃沒有吧?齋藤家那幫摳熊不可能花這份錢吧?」

    泉平次沒說話,美濃確實沒有,一般庶民家的孩子怎麽可能坐進學堂?天天飯都不夠吃,有坐進學堂的時間,不如去刨點食吃。

    阿滿依舊不在意他的反應,扯著他繼續閑逛參觀,哪怕就是走在水泥路上,

    都要上兩腳,問問泉平次這麽平坦整齊的道路,美濃有沒有。

    泉平次今天也算開了眼界了,也就由著阿滿亂走,但半響後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回憶片刻後奇怪問道:「新彎津沒有寺廟和神社嗎?是還沒來得及建造?」

    不止沒有寺廟神社,就連路邊都沒看到一個神龕或是佛像,這很不正常。

    「我們這裏沒有那些東西。」阿滿正招手叫一個賣烤魚乾的小販過來,打算請自家老頭嚐嚐「彎津特產」,最近這種撒了茱英和精鹽的小吃很流行,價格還非常便宜,嘴上隨口道,「按《新彎津暫行治安處罰條例》,私設神社和寺廟要服苦役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占用公共用地建造神龕和佛像的,要處罰金五百文到五貫錢,或拘役三個月。」

    「怎麽會有這種事?」泉平次真的吃驚了,感覺十分莫名其妙。

    阿滿買了烤魚乾,隨手遞給他一串,無所謂道:「這有什麽奇怪的,新彎津不養閑人,神社寺廟那種東西既沒用又喜歡惹事,新彎津沒有他們的位置。」

    「沒人反對嗎?」泉平次目光掠過來來往往的庶民,不信這裏麵一個信徒也沒有。

    阿滿現在就管著憲兵,而新彎津的警察部門還沒開始組建呢,或是沒從憲兵裏細分出來。聽到泉平次這麽說,她豆豆眉立刻就壓了下去,搞笑臉上露出了幾分肅殺之色,手更是搭上了腰間的刀柄,輕聲道:「誰敢?!明令禁止的事誰要是敢反對,就要試試我的刀利不利!」

    「隻是神社和寺廟——」

    「不行就是不行!」阿滿在這方麵倒和原野態度一致,在新彎津不幹活不得食,他們都不想養大爺。

    泉平次一時無語,但也沒和阿滿繼續爭辯,隻是望著這座奇怪的城鎮,心中若有所思。

    這裏和天下六十六國已經大不一樣了,確實有異域之感,哪怕表現的還不強烈,但似乎已經漸漸和六十六國割裂開。

    而且這種割裂似乎是當地領主刻意進行的,他故意不肯招收家臣,有意在改變當地的服飾,有意在改變當地飲食習慣,有意禁止當地宗教傳播,有意在統一教育,有意在改變各項傳統再這樣下去,這裏將來也許會成為一個新的國家,甚至會出現一個新的族群泉平次看著新奇又怪異的新彎津,哪怕隻是浮光掠影,粗粗看了一遍,卻仿佛被怪異汙染了一般,腦子裏不由自主冒出了這種奇怪的想法,一瞬間都握住了腰間打刀刀柄,背後寒毛根根豎起,不寒而栗。

    這裏的領主,那個野原三郎家遠,他極有可能有互心,圖謀甚遠,所圖甚大!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