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

首頁

第87章 新大戶

    寒風凜冽,景星坊是停工了,但慶雲坊的窯爐,還依然工作著。

    其中幾個特殊窯爐,采取了保溫措施,窯體加厚了保溫層。

    改進的窯爐需要極有經驗的工匠來操作管理,才能維持穩定運行。

    即便如此,低溫環境依然提升了燒製成本。技術工藝方麵遇到的挑戰更大,稍不注意,就會燒製失敗。當然,這個失敗指的隻是,達不到溫故的要求。

    近幾天,景星坊的寶橋是城中熱門話題,工匠們空閑的時候也去看了。最初的震撼和驚豔過後,他們心裏清楚,那些所謂的奇珍,其實包含了許多瑕疵。

    窯爐的試驗還在繼續進行。

    冬季的低溫和原料、輔料成本的提升,有經驗的匠人能估算出每天燒掉的錢。

    有人心生顧慮,特意去找了溫故:多方因素導致燒錢太多,燒出來的成品依然達不到坊長你的標準,是否先暫停?

    對此,溫故表示:“不必顧慮,繼續燒!”

    失敗的成品自會有它們的出路。

    如今工藝技術依然有限,除色、調色、除雜、除氣泡等等試驗,得到的瑕疵品,放在屋簷之上,或者懸空在牆上嵌成畫,也沒幾個人會特意跑上去細看。

    等以後工藝水平提升上來,建築例行維護的時候,再一一更換。

    距離產生的美還能繼續保持。

    溫故要求了兩種無色的透明玻璃,一種是培養皿式薄透,另一種則是更厚的淨透玻璃,無氣泡,要用來打磨的。

    工匠們不知道溫故要用來打磨什麽,隻知道這位坊長的要求極高。

    試驗、試錯過程中不達要求的,能回爐的回爐,不能的全部拿去做別的“建築裝飾材料”。不過工匠們並沒有產生強烈的負麵情緒,溫坊長支付酬勞很爽快。

    而且,溫故標了幾個時間段,越快研製出來合格產品,工匠們得到的獎賞越多,甚至還可能被招入趙家的工坊當小管事,家人都能被一起安置!這是許多工匠夢寐以求的!

    溫故拿著最新的燒製產品,對著光細看。

    其實,隨著工匠們經驗積累和技術改進,離他的要求已經非常近了。

    算著過年日期,溫故在工匠們用飯休息的時間,又去激勵幾句一

    鉚足幹勁,堅定信心,加壓衝刺,昂揚奮發!

    前往歆州城的道路上。

    一支車馬眾多的隊伍在冷風中前行,遠遠望去,如雪地中的一條巨蛇蜿蜒往前。

    天雖晴好,但氣溫寒冷,落在地上的厚厚雪層也並未融化。

    好在進入歆州之後,提前有本地城防軍清理道路,部分路段還填了燃燒過的煤渣防滑。

    隊伍不需要耗費更多時間清雪排障。路麵也更平穩了,這讓馬車裏的人好受許多。

    隊伍最前方是歆州獮狩軍騎兵。

    緊隨其後的,是一些衣著明顯不同的騎馬的護衛,他們守著各自主家的重要馬車和貨物。

    靠近隊伍前方的那輛大馬車內,坐著一名老婦人和一位青年。

    為了生存長途奔波,殫精竭慮,兩人皆是麵帶疲色。

    車廂內的諸多貴重布料裝飾上,繡著佛家紋樣。

    青年手腕上戴了一串佛珠。

    他抬起手,稍稍掀開帷幔,看著外麵單調的雪景。

    他們來自南地。家鄉所在的地方,冬季幾乎不會下雪,隻有遇到罕見寒冬時,才偶然會有雪飄落。一些貴族冬季養病,也會去南地溫暖又繁華的城鎮。

    然而如今邪疫蔓延,溫暖的氣候反而帶來諸多不利,南地城鎮接連被毀。

    從年初到年末,一整年時間裏,每天都經曆著邪物的威脅,各處都飄著慘烈絕望的味道。

    去年冬,他們把家人和部分物資轉移到幾個小島,但這並非長久之計。

    他們決定分出一批人北上,尋找更多生存的機會。也為家族尋找更長遠的未來。

    收集到的消息裏麵,北地六大勢力,他們都有考慮。

    家大業大,掌權人們承擔更大的壓力,時不我與,要盡快做出抉擇。

    近一年的觀望,期間趙家派人南下與他們接觸。最終,他們聯係了另外三家海運大族,選擇前往歆州。當船隊靠近海岸,大批物資換成歆州錢引的那一刻,他們前方的路就基本敲定了。

    這條路,直通向歆州,若是想中途換道,就是血虧。

    此次到達海港的隊伍會分批過來。

    許多人不適應北地天氣,再加上一路疲勞,需要原地休整更長時間。

    他們是首批前往歆州城的隊伍,中途又因天氣被迫停過兩次。

    南地的海邊,狂風卷起的時候,帶著毀天滅地般的威能,飽含水氣,恨不得把人卷入其中溺亡。而北地的凜冽剛風,則像是一把把冰刀排成陣列,每刀都要戳進人骨頭裏去。

    確實不適應,但,他們同樣也看到了,在南地將他們逼得數次陷入絕境的怪物們,一個個像是被神佛施了咒語,又像是嚴重生鏽的器械,遲鈍呆板。

    中途在一座城鎮歇息時,軍隊和護衛清理躲藏裏麵的邪物,如砍瓜切菜般輕鬆。

    仿佛遇到的不是同一種怪物。

    低溫的限製如此明顯!

    “北地的冬天,確實存了生機!”

    青年放下帷幔,不讓更多冷風吹入。

    旁邊的老婦人,這時候也收回視線,手上撥動著念珠。

    嚴寒的冬季,和地麵降雪,在如今的世道下,也有著一重保護作用。

    “好久沒有感受到這樣的安靜。"老婦人低歎。

    北地的冬天很冷,但也有令人安全的平靜。

    若非如此,倘若隻是尋常亂世,他們在南邊都能自成勢力!

    做海貿且能做大的,人脈和家資都不缺。天高皇帝遠,生活之奢侈,並不輸給皇城的那些大貴族。如.…….

    “唉!”

    青年無聲歎息。

    在各種思量謀算之中,歆州城,終於到了!

    他們看到新起的恢弘防禦工事,也看到了外城區一個個軍坊。

    即便心思繁雜,此時也不禁鬆了口氣。

    目的地到了,看上去還算安全可靠。

    他們會在外城區多休整一夜。

    以幾位家族掌權之人的身份,可以不用在此隔離觀察,但他們需要休整,在此梳洗調整。

    等進入內城區就要開始交際應酬了,總不能灰頭土臉、疲態滿麵地去見人吧?

    本以為歆州條件艱苦,做好了生活質量大大降低的心理準備,卻沒想到,臨時落腳的地方也有新奇之物!

    “玻璃窗?歆州竟然奢侈至此?!”

    青年眼神驚奇。

    他們做海貿的,手中也有不少外來的玻璃物件,並不稀罕。但遠達不到用玻璃做窗的程度!“比窗紙和明瓦好用,防風防雨還透光。"老婦人的視線穿過玻璃窗,看向窗外的景物。

    “歆州掌握了燒製工藝!”

    他們又派人去打聽,得知外城區接待貴客的居所,都安裝了玻璃窗。隻是如今產量有限,內城區的許多富戶還在排隊呢!

    “祖母,咱們進城之後,也都換上。"青年說道。

    他們投靠趙家,是能享受一些優待的。

    心中又忍不住估算,趙家能以此獲得的利益。

    除開玻璃窗,屋內其他擺設,在他們眼中其實一般。

    老婦人對玻璃窗的新奇感過去,神色又淡下來。

    青年知道老人思念還留在南地海島的家人,他也想念。此行就是先探路,是否把家人接過來,還得看看這歆州值不值得!

    “聽說歆州城內的景星坊有一座寶橋,新造的,到時候可以見一見!”

    聽起來很期待,但其實態度隨意。

    又發現屋裏放了報紙。

    青年拿起來看了會兒,讀給老人家聽。

    屋外,護衛和隨從們此時也湊一起議論。

    打聽的消息裏麵,這歆州城最近的熱門話題就是寶橋。

    “景星坊和慶雲坊?景慶巷?在內城的哪兒?”

    “我問了城防軍的人,他們說,進內城之後一看就知道,高高的琉璃長橋懸在空中。”

    “全是珍寶?有那麽神奇?吹的吧!”

    “肯定有誇大,邊城苦寒,珍奇之物少見。”

    他們跑海貿的,見過的奇珍多得去了。不像本地人沒見識。

    “但這裏也有很多世家勳貴,說不定是他們出了力。”

    “別管是不是真的,都給我精神起來!內城已經住了富戶貴族,多少雙眼睛盯著呢,咱們明日進城,不能給東家丟臉!

    一夜休整,次日,由南地北遷而來的馮、梁、許、郭四大海運家族的首批隊伍,以馮家為首,踏入歆州城內城區。

    領頭的護衛隊伍便是馮家的人。

    他們曾經與水匪海盜搏殺,亂世裏又和邪物拚命,被海洋浪濤多年淬煉出來的狂野之軀,矯健又危險,身材未必魁梧,但凶悍不輸邊軍。

    此時為了給東家撐場麵,甭管是騎在馬上的,還是步行緊跟的,都是穩健有力,氣勢十足。馬上的幾名護衛,麵容凜然,但心中正在嗶嗶。

    作為親信,他們知道的信息更多一些。

    東家崇佛,北方幾大勢力,最初他們馮家是想去任閥的。

    隻是趙家最早聯係他們,又給了承諾和誠意,才聯合其他三家一起過來歆州。

    然而,又聽聞趙家對佛教和道教並沒有好態度。

    不建寺廟,隻允許在自家建佛堂。

    護衛和隨從們也是跟隨東家的喜好,除海航相關的海神娘娘,平時在陸地上都是拜佛的。

    進了內城,更是深刻感受到了本地的坊市製度,以及亂世之下的秩序嚴謹。

    一麵麵坊牆圍擋,隻能看到高些的各種建築屋頂,但沒有一個像是寺廟。

    道路上也沒見和尚。

    趙家還真就不建寺廟啊!

    他們以後拜佛隻能在自家拜了?

    心中有所思量,但也分出注意力警惕四周。

    餘光裏似乎有什麽晃過。

    晶亮的,多彩的,閃耀的,並非利器的光芒。

    扭頭去尋。

    陽光映照之下,如夢似幻的飛橋闖入眼簾。

    我…...…………哇!

    想說,一時又不知該說什麽,還記著不能亂喊亂叫丟東家顏麵,隻能嗑頓地發出音節。

    騎在馬上的人視野開闊,接二連三發現了那邊的奇景。

    一個個扭著脖子,有人同樣忍不住驚呼,差點從馬背跌下去。

    馬鞍跟生了釘子似的令人坐不住。想冷靜直視前方道路,目光卻又忍不住追尋那熠熠生輝之地。“這裏是不是有什麽習俗,融冰做成的嗎?"有人聲音艱澀,低聲問道。

    “怎麽可能!”

    如果是放在雪地上,還可能會有這種懷疑,但是!

    看看那邊高高架起的飛橋,看看那些如寶石堆砌的屋簷瓦牆,兩側跟不要錢似的玻璃窗和閃眼的流光!“那就是傳說中的歆州寶橋?!”

    歆州城這麽有錢?!

    護著的馬車裏,少東家馮載寧和老夫人待在裏麵,看著一份歆州城權貴和重要人物的身份信息。他們的自身優勢在水上,在海航,到了歆州難以發揮。雖然知道趙家以後肯定會對他們另有安排,但短期內,是受限製的。

    老派的世家大族,以及發展成勢的新貴,亂世不同以往的秩序規則,那些人未必會歡迎他們到來。祖孫倆商議著,如何在接下來的年節應酬之際,禮尚往來,互通有無,最快融入這歆州城的上層圈子。聽到外麵的躁動,祖孫兩人第一反應一一本地權貴給的下馬威!

    心中警惕,馮載寧掀開旁邊帷幔,有護衛過來,壓低聲音簡要告知。

    不是權貴?

    寶橋?

    馮載寧有些意外。走出車廂,站在馬車上,朝大家所看的方位望過去。

    雙目被閃得眯了眯,又因驚異而睜大。

    站在他們的角度,雖看不到寶橋全貌,但也能看個大半。即便隔著距離,也能看到那流光溢彩的神聖感!

    若是小型物件,這種光華閃耀的珍奇之物是要供奉佛堂的!

    恍惚還見到一些七彩光斑活動其上。

    馮載寧此時隻覺得一陣眼暈。

    歆州城...…似乎跟他們預想中的不一樣啊!

    這裏不喜佛家和道家,莫非拜的是另一路神仙?!

    麵上穩重淡然一派鎮定,手腕佛珠輕顫,內心瘋狂敲木魚!

    不知,那裏是否可以捐些功德錢?

>>章節報錯<<